台海議題在近年成為美國關注的焦點,多位專家學者也都推測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會武力犯台。但華府兩大智庫的中國專家近日聯名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表示,華府過度專注台灣議題的軍事層面,會將北京逼到牆角,加速中國進犯台灣。專家也呼籲美國政府,重回維持台海和平的基調,鼓勵以和平方式達成台灣民眾能接受的兩岸歧見解決方案。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專家白明(Jude Blanchette)與「布魯金斯研究院」外國政策項目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以「台灣持久賽」(the Taiwan Long Game)為題,點出華府及美國政策圈對兩岸政策存在的誤解,延伸出決策層面的盲點,這不只損害美國利益,也會損害台灣與盟國利益。
文章指出,美國政策圈似乎正在形成一種共識,認為兩岸和平無法繼續維持多久,美國必須做好台海開戰準備;一向致力維持現狀,且允許兩岸尋找解決方案的美國,也已將重點轉到應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美國總統拜登多次表示,美國將軍事介入兩岸衝突。
文章表示,解放軍軍力雖然成長,且北京統一台灣的野心也沒有消退,但沒有跡象顯示習近平正依特定時間表來武統台灣;以「解放軍力成長」斷言「衝突不可避免」是錯誤的。
文章認為,若將中國逼到牆角,例如在台灣永久駐軍或是與台北再簽署一項共同防禦保證,可能逼得北京乾脆動手。文章建議華府,永續的台灣政策應該是確保北京將台灣做為長期目標,而非短期危機。
文章提到,北京對台灣的威脅不只軍事,還有行之有年的灰色地帶行動,包含網路攻擊、介入台灣選舉以及各種心理戰。若美國狹隘的關注台灣面臨的軍事壓力、挹注軍事資源,反無助於嚇阻衝突,加劇緊張。
文章認為,衡量美國政策的唯一標準,是其是否有助維持台海和平文定,而非一勞永逸的解決台灣問題,或是將台灣永久的留在美國陣營。美國越是將注意力放在軍事解決,不只是美國,連盟友和台灣都會面臨利益風險,華府最終面臨的應該是有關防禦的戰略問題,而不是軍事解決。
文章也建議,美國應致力強化台灣在網路、經濟、訊息、外交和軍事各領域的韌性,拒絕對台灣提供主權象徵,要務實地在各項領域強化台灣的能力,華府應該多做少說,有意義地支持台灣,也讓習近平可以對國內交代,保留最終統一的空間。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進行兩棲裝甲步兵戰車海上作戰訓練演習。 圖:翻攝中國國防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