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盃半決賽14日法國對摩洛哥的比賽,球迷們雖殷殷期盼,卻難掩社會上一片風聲鶴淚,人心惶惶的焦慮,使得法國政府如臨大敵般的戒備,香榭里榭大道已然草木皆兵。
法國內政部長達馬南(Gérald Darmanin)13日宣布,14日晚間,將部署1萬名警察和憲兵,其中5000人在巴黎大區,嚴防卡達世界盃法國隊與摩洛哥隊之間半決賽可能引發的騷亂。
身為第一支在世界盃踢進4強的阿拉伯國家,摩洛哥讓整個中東為之瘋狂,前幾場贏球後,各地的摩洛哥球迷陷入瘋狂,「打砸燒」蔓延到歐洲各大城市。10日卡達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中,摩洛哥隊戰勝葡萄牙隊,法國隊戰勝英格蘭隊,雙雙晉級半決賽,約2萬名球迷湧到巴黎香榭大道,一些狂歡者向執法人員投擲燃燒物,執法人員不得不使用催淚瓦斯回擊。
所以,法國內政部14日晚間在全法部署1萬名警力的目標,是擁有高流動性的執法團隊,能夠迅速結束一切對商店的破壞,或對執法人員的襲擊。策略還包括巴黎部分環城路口可能在18時30分關閉,幾個地鐵站和快鐵站也可能關閉。
首支踢進4強阿拉伯國家隊
法國半決賽對陣摩洛哥,顯然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集結來自法國的隊長、邊鋒、教練的摩洛哥隊,是一支歐化的球隊,也是一支專門對抗歐洲的摩洛哥隊,因而有著阿拉伯世界對抗西方世界的意義,「阿特拉斯獅隊」(Lions de l'Atlas)無疑承載着一個民族的希望、一個大陸的希望,或許,更多的是阿拉伯世界的希望。
在這個前殖民國家和其前保護國之間,雖說曾為受保護國的摩洛哥較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有更多的自治,獨立過程也不似阿爾及利亞般慘烈,現今與法國的關係也不像阿爾及利亞般緊張,但過去殖民國與被殖民地的恩怨還無法被完全忘記,運動場上的對決,在支持者中表達出的是一種報復情緒。
誰勝誰敗族裔認同糾結不已
畢竟,根據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法國約有75.5萬摩洛哥裔人口,是僅次於阿爾及利亞裔人口的第二大移民群體,占法國總移民人口的18.4%。同時,根據統計,2017至2018年學年間,約有4萬名摩洛哥學生在法國讀書。
持有法國、摩洛哥雙國籍的民眾,則因族裔認同糾結不已。如果法國獲勝,那法國將迎來連續兩次闖進世界盃決賽的歷史性時刻;如果摩洛哥闢出勝局,那將是非洲之光,將改寫非洲足球歷史,摩洛哥自此站在非洲足球的頂峰。
法國總統府12日晚上宣布,總統馬克宏將前往多哈,「支持法國隊」在半決賽對戰摩洛哥,「這將是法國體育和法國與摩洛哥友誼的重要時刻」。
有人對馬克宏此舉不以為然。「不屈的法蘭西」邦帕爾就認為馬克宏錯了,「我們可以尊重民眾對法國隊的熱情,但通過去現場向卡達提供政治擔保是另一回事」。
世界盃開幕前,馬克宏就宣布,如果法國隊挺進半決賽或決賽,他就要到現場觀賽。由於卡達婦女和LGBT 人群的問題、場館空調系統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外來打工者的生活條件,引起國際關注,馬克宏當時呼籲不要將這項運動「政治化」,曾引發爭議。
只是,無論誰勝誰敗,香榭大道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有可能形成暴亂,或因此引發族裔衝突,已在社會中形成共識。
摩洛哥隊在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中,一路踢進前4強,各地的摩洛哥球迷陷入瘋狂,約2萬名球迷湧到巴黎香榭大道「打砸燒」。 圖:翻攝自Visegrád 24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