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國民健康署於今(111)年起擴大於全國推動「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建立住院與返家後良好照護銜接,及早發現生長發育問題,及早介入治療,而截至11月,國建署已與20個縣市64家醫院合作,此計畫收案率高達98%,減輕許多家長的負擔。

根據國健署110年出生通報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的新生兒占總出生數10.56%,代表約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是低出生體重兒;並且出生體重未滿1,500公克的新生兒,占總出生數1.06%,代表約每100名新生兒,就有1名是極低出生體重兒。國健署說明,因低、極低出生體重兒(俗稱巴掌仙子)出生時各個器官尚未成熟,與足月生的寶寶相比,較容易發生心肺功能、視網膜及神經發展等問題。

國健署指出,今(111)年起擴大於全國推動「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針對極低出生體重兒和有合併症或攜帶管路儀器的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收案,讓他們在出院返家後由原照護團隊追蹤至矯正年齡2歲,並視其照護需求提供主動、可近、專業且多元的訪視服務(包含:家訪、視訊訪視、電訪/面訪)及諮詢專線等服務,截至11月已與20個縣市64家醫院合作。

而此計畫截至10月底極低出生體重兒已收案653人(符合條件出院人數665人,收案率達98.2%);有合併症或攜帶管路儀器的低出生體重兒已收案224人(符合條件出院人數228人,收案率達98.2%),兩者收案率皆高達98%,減輕家長的壓力負擔。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表示,巴掌仙子們出院後,爸媽們會同時面對寶寶成長時的喜悅和許多挑戰,國民健康署透過與醫護團隊共同合作,把專業照護延續到家,協助早產兒父母和家庭共同守護巴掌仙子們,能夠健康、平安的長大。

國健署針對極低出生體重兒和有合併症或攜帶管路儀器的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收案,讓他們在出院返家後由原照護團隊追蹤至矯正年齡2歲   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建立住院與返家後照護銜接,及早發現生長發育問題,及早介入治療。   圖:國民健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