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8 日舉行期中選舉,大部分投票結果都已出爐,民主黨成功以 50 席保住參議院多數,共和黨則拿下 49 席,眾議院由共和黨領先 6 席,預計能小勝取得多數,但並沒有出現外界預期的「紅色浪潮」。而台灣九合一大選倒數 13 天,縣市長候選人也拚盡手段,力求勝選。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也在臉書分析美、台選舉局勢。

美國期中選舉沒有出現紅色浪潮,參議院雖由民主黨保住多數,但基本持平,眾議院共和黨略有提升,但仍不能主導政局。矢板明夫認為,這對台灣來說應是好事,在對待台灣、中國問題上,民主黨及共和黨的差異不大,支持台灣、抗中保台的大方向不會變。

但矢板明夫指出,台灣應該擔心的是,如果共和黨大勝後彈劾總統,使美國政局陷入癱瘓,國際社會正值多事之秋,戰爭、瘟疫、中國對外擴張等問題重重,如果美國陷入內鬥會使國際社會更不安定,對美國來說,美國國會盡快通過台灣政策法是比較重要的。

矢板明夫也提到,傳統媒體通過電話實施的民意調查已經失效,在此次期中選舉之前,親民主黨的媒體也是預測共和黨大勝,但與結果完全不同。有人分析,傳統市話民調無法反映只用手機的年輕人的聲音。

矢板明夫也提到去年 10 月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也曾發生過幾乎所有媒體民調都預測在野黨大勝,但卻是執政黨自民黨取得絕對安定多數。

而在台灣,矢板明夫表示,這兩年他採訪的重要投票,民調數字與選舉結果好像都無關。四大公投、中二補選,民調也都是顯示在野黨遙遙領先,但投票結果截然不同。

對於蔣萬安日前請辭立委,矢板明夫指出,多數的民調都顯示蔣萬安領先 5 到 10%,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則位居第二、第三。矢板明夫認為,窮則思變,只有選情不利的時候,才會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動作,像是 2018 年競選台北市長的姚文智和選高雄市長的陳其邁,也都在選前辭去立委,但仍未挽回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