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繼2日發射25枚各式彈道飛彈襲擾韓美「警戒風暴」(Vigilant Storm)軍演之後,今天(3日)一早再射擊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和2枚短程彈道飛彈(SRBM)。其中原先研判可能飛越日本列島的洲際彈道飛彈,因彈頭與助推器分離後無法正常飛行,僅飛行760公里,墜入日本海海域。

根據南韓觀測資料,當地時間上午7時40分(台北時間6時40分),北韓從平壤市順安地區發射疑似遠程彈道飛彈,射高達1920公里,速度15馬赫,但飛行距離僅760公里,推斷為新型「火星-17」洲際彈道飛彈。根據飛彈有「階段式分離表現」特徵,但在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先後成功分離後推力不足,彈頭未能達到預定速度失去穩定,僅飛行760公里即墜海,歸類為失敗發射。

日本政府原先依偵測研判,透過瞬時警報系統(J-Alert)對宮城、山形、新潟等3縣發布警報,但之後澄清飛彈並無飛越日本上空情事。

南韓推測今天北韓試射的是新型「火星-17」洲際彈道飛彈,與10月4日的改進型「火星-12」不同,當時飛彈飛行距離達4500公里,高度為97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為17馬赫,研判可能是以30至45度的正常角度發射,而今天射高達1920公里,似乎以大仰角發射,成功實現級間分離,取得一定的技術進展。

不過根據紀錄,北韓各式彈道飛彈在研發階段「穩定性不佳」問題嚴重,例如:2017年8月29日,北韓試射「火星-12」彈道飛彈,飛高550公里,飛行距離2700公里,日本當天對全境1道11縣發布J-Alert瞬時警報;但在同年4月28日試射時,傳僅飛行40公里即落入一個人口約20萬城鎮墜地爆炸,官方封鎖消息傷亡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