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經亞洲》(Nikkei Asia)19 日報導稱,拜登政府正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證實有相關討論,但才剛開始。前駐美記者王祥齡今 ( 20 日) 也在資深媒體人羅友志的直播節目「友話直說」中表示,台灣的軍工產業還不足以生產高階武器,可能只會生產彈藥、頭盔等軍需品。

《日經亞洲》報導,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為的是讓美國設計的武器生產量能,加快交貨步調,並強化對中國的嚇阻。《日經亞洲》並稱,已經開始初步討論,可能會是美國國防企業提供技術,武器在台灣製造;或是由台灣製造零件,在美國生產。預計討論時間會持續到 2023 年。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表示,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計畫才剛展開,現階段尚未確定哪些武器包含在計畫之內,但有可能會注重於彈藥以及較有歷史的飛彈技術。韓儒伯也表示,此事還是需要事武器廠商能否取得美國國務務和國防部的聯合生產許可。他也提醒,美國國內可能會有反對聲浪。

羅友志今日在直播節目「友話直說」中與前駐美記者王祥齡對此進行討論。

王祥齡表示,日經亞洲透過「匿名新聞」報導,可能是美方想要先放風聲、測風向,而實際上會美台會聯合生產的,也不會是主要的武器,可能是槍、彈藥、頭盔、零件等後勤軍需用品,或是低階一些的飛彈。

王祥齡也提到,出面證實的美台商會本質上還是遊說團體,會為了賺取利益與智庫配合,來向台灣宣傳購買武器。

羅友志與王祥齡也都表示,台灣人在關心此事時,不能都在想美國幫助台灣的友情,而是要從美國的角度思考,美國能從中獲得甚麼利益。

王祥齡也提到,美國也應該不會將高端的武器技術如 F-35、雷根號航母等賣給台灣,因為美國還是會擔心一旦中共佔領台灣,這些軍事技術會全部拱手讓人。

羅友志則提到,美國過去曾在晶片產業上犯過錯,將高階晶圓技術全部放給台灣、韓國,認為有股份就能安穩獲利,沒想到晶片技術太過集中,卻變成地緣政治的一大軟肋。

從技術面來看,王祥齡也坦言,台灣的軍工產業還不足以吃下美國的高階武器訂單,如果台灣有能力就不會潛艦國造做那麼久、戰機只有 IDF 了。

羅友志也問及,民進黨政府會不會利用這個議題做「大內宣」稱「軍功產業是第二座護國神山」。王祥齡也直言,「台灣人不可能會相信」,因為很明顯在各種層面,台灣的軍工產業都都不如美國,軍工是非常複雜的產業,台灣在基礎工程、基礎學、技術、製程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落差。

資深媒體人羅友志(右)今日在直播節目「友話直說」中與前駐美記者王祥齡(左)討論美台聯合生產武器。   圖:翻攝自羅友志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