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蘆洲區競選總部今(14)日上午成立,戰區指揮官林淑芬立委,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陳啟能、副召李倩萍,議員李坤城、彭佳芸、李余典,議員參選人顏蔚慈、邱婷蔚皆共同出席,雖在平日上午但鄉親依然擠爆會場,到場相挺。活動結束後,林佳龍轉往蘆洲市場掃街,除有攤商主動致贈蔥蒜祝福高票當選,也有採買市民爭握手合照,替林佳龍加油。
林佳龍致詞表示,三重、蘆洲是民主聖地,除了長期支持民進黨外,也是需要新北大翻新「最重要、很急迫的地區」,因此以這裡作為核心,包括立委、議員都很團結;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個人秀或獨角戲,是全黨團結一起拚,「三蘆如果大贏、我們新北就會贏」。
林佳龍表示,六都都在競爭求進步,進步不夠快就是退步,新北市就地升格12年,預算增加一倍,可是升格沒有升級。他也以剛出生的小孩做為比喻,12年過去,小孩子已經從出生到小學畢業,再過四年,都準備上大學,現在正是關鍵的轉骨階段,需要吃補。
林佳龍提到,對於選戰很有信心的三項原因,「執政有成績」,從民進黨過去到現在中央政府為新北市做了很多事,都顯示我們實實在在做事,有很多政績;「團隊很團結」,民進黨在新北市成立12戰區,並讓9席立委及多位不分區立委擔任指揮官,另外也推出36位優秀的議員候選人,展現團結氣勢;「旅北鄉親力挺」,新北市是很多中南部鄉親落地深耕和打拚的新故鄉,除了身為雲林子弟的他,受到雲林鄉親力挺外,包括彰化、台南,甚至連嘉義的鄉親也都站出來支持。
林佳龍進一步表示,新北市不是台北市的衛星城市,所以需要一條縱貫三重、蘆洲、五股、泰山、新莊、板橋、土城的溪北捷運,除了解決交通問題外,更要將這條主幹線沿線超過200萬人口中的40萬人口,留在新北市工作、生活、消費,新北市就會更好。
林佳龍也提出多項政見,其中也包括過去游錫堃、蔡英文、蘇貞昌競選新北市的政見,他舉例,蔡英文總統最關心社會住宅,未來他會增建20000戶社會住宅,其中3000戶在捷運沿線;游錫堃最關心都市更新,他會以四年四萬戶,一坪換一坪為目標來實現都市更新;蘇貞昌院長則是提出65歲補助裝假牙,「未來三加一政見,由他一次來實現」。
媒體問及昨日侯友宜表態支持局處首長發新聞稿的行為,林佳龍表示,若是討論政策很歡迎,但用情緒性攻擊的語言是違反行政中立,甚至「比競總還要更嗆辣」,若侯友宜可以容忍、鼓勵,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林佳龍表示,新北捷運局「每天一罵、一個月以來天天罵」,他擔任過交通部長,包括基隆捷運、汐東線、林口交流道、淡北道路,「侯市長你都感謝過我耶!怎麼我對新北的交通規劃會被罵得這麼不堪?」林佳龍強調,政治可以很低俗、也可以很高貴,侯友宜講一套做一套,他的參選就是形成和侯友宜的對比。
林佳龍指出,公共政策討論很歡迎,但不要做競選的打手,這已經普遍引起網路跟年輕人的公憤了。另外,像是國民黨議員參選人近日的公車廣告,侯友宜只表達「創意、尊重」,可見侯友宜的核心價值不把民主當作一種政策的討論。林佳龍說,「任由下面的人做攻擊性,再公開去鼓勵,這是錯誤的示範」。
媒體問到今天雖是平常日,但上午蘆洲競總成立場面熱、滿場,所以林佳龍致詞講特別長?林佳龍回應指出,他很看重每一個人,在規劃 15 分鐘的時間內要傳達訊息、讓群眾帶回去、認同理念後「做他的分身、讓新北大翻新」,因此要用誠懇的態度把握機會傳達重要訊息,讓群眾自發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我們現在跟時間在賽跑」,因此戰法要讓支持者知情、培力,從點、線、面、最後整個千軍萬馬衝出去,投票日可以逆轉勝。
對於昨日參加湧蓮寺遶境、今天蘆洲競總成立、明天也要再到蘆洲,是否因為希望在綠營票倉有比較大的勝利,林佳龍表示,三重、蘆洲是民主聖地,除了過去開出來票都很好之外,也是需要新北大翻新「最重要、很急迫的地區」,因此以這裡作為核心,包括現任立委、議員都很強,林佳龍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個人秀或獨角戲,是全黨團結一起拚,「三蘆如果大贏、我們新北就會贏」。
針對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多次來到新北輔選,是否對新北期待很高,林佳龍表示,民進黨這次徵召他參選新北市長,是全黨團結打這場選戰,大家都會全力投入,新北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全台灣最大的直轄市,也是最需要被改變的都市,民眾也都非常期待。他強調,民調也顯示「支持換人換黨做做看」,所以新北大翻新是有民意基礎,民進黨有志於要來新北取得執政權,是為了讓「新北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台灣最大、最好、最國際化的都市」。
而在總統希望大家選一個專心,不要想其他事情的市長,暗指侯友宜會烙跑,林佳龍則表示,因為蔡總統很了解他是一個做事全力以赴的人,這也是新北所需要的市長,而侯友宜幾乎已經公開表態「要選2024總統」,所以這個應該要問侯友宜,如果當選要做四年有這麼難嗎?他強調,他的前提和承諾,就是會做滿四年,如果要讓侯友宜放心選2024就是票投林佳龍,侯友宜就不會有任何包袱,也不會被當作韓國瑜2.0或朱立倫2.0了。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到市場拜票,受到熱情歡迎。 圖:林佳龍競選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