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蔡總統國慶演說主軸是「把更好的台灣獻給世界」,提及要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更要透過強化「四大韌性」,以打造更強韌的「韌性國家」,作為國家發展目標。「抗共保台」已經成為台灣的民主基因,台灣必須擁有發展產業韌性、社會韌性、民主韌性與國防韌性等「四大韌性」。

蔡英文的「四大韌性」論述,在國際「抗共保台」外交環境下,顯得自信主動。面對中共「銳實力」步步進逼,台灣會善盡社會國際責任,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不會被片面改變。蔡總統的「四大韌性」凸顯台灣「韌實力」的巧妙,不同於美國的「巧實力」,在野黨貶低「四大任性」說法,實在與國際脫軌嚴重。
平心而論,「四大韌性」其實都是過去路線的延續,並不是什麼創新之詞。觀察蔡總統就職演說及國慶演說,主要都是闡述責任與詮釋立場。中國利用「銳實力」的矛步步進逼,台灣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用「韌實力」的盾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台灣並非孤立無援,第五縱隊瀰漫「失敗主義」是最大威脅。
蔡英文國境演說並不陌生,立場堅定說出「北京當局日益升高的軍事恫嚇、外交打壓、貿易阻撓,以及試圖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的作為,概括了北京意圖改變亞太與兩岸現狀的作為」,並且強調「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唯有尊重台灣人民對主權和民主自由的堅持,才是重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根本。」的具體訴求。這其實也是過去提出的「和平、民主、對等、對話」升級版,語境前後的一致性,就是蔡英文兩岸路線的穩健特質。
「四大韌性」主要目的在於立場的詮釋,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不會被片面改變。值此時刻,烏俄戰爭持續進行,中國在南海、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衝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國際關注中國軍事的擴張,正在挑戰自由民主的世界秩序,這些變局都跟台灣息息相關。
然而,國家的生存發展不會只靠一個產業,全世界每個新政府上台都會提國家整體發展目標,包括發展有前景的新興產業。蔡英文2016年上任時提出要發展綠能、生技、國防、精密機械、桃園亞洲矽谷,甚至提出農業國際行銷策略,2020 就職演說進一步提出「六大戰略核心產業」。觀察蔡總統歷年國慶演說,鮮少提及單一產業,這次卻主動提及「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而是全球半導體布局的關鍵之鑰。」,顯示國際關注台灣半導體供應穩定是全球經濟的發展基礎。
弔詭的是,國慶演說前虛假訊息頻傳,例如「兵推台海衝突 美國優先撤台積電工程師」。蔡總統的國境演說有利於破除「認知作戰」,第五縱隊想帶出美國眼中只有台積電,企圖帶出美國想炸誰就炸誰,更不會出兵保衛台灣,拜登出兵想搶走台積電才是真的,這種玉石俱焚的情節,製造危機感。
眾所周知,什麼樣的戰火、會讓誰想要保護或毁掉台積電?台灣掌握高科技霸權的半導體產業,觸發中國經濟學家犯台的「冒進主義」。其實,美國國防報告判斷中共對台實施封鎖的可能性,遠大於全面入侵,台美的半導體經濟安全合作,應優先處理當中國企圖以軍事演習對台灣進行海空封鎖時的準備。
在中共20大的前夕,看著蔡總統勇敢站著講話,許多在台的第五縱隊急著當中共馬前卒,馬英九警告蔡英文的「兩岸互不隸屬」說,且推動「台灣國慶日」,讓中華民國消失。還有柯文哲說台灣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龍應台指責台灣沒有「竭盡所能尋求和平」,這些人不檢討加害者的鴨霸,卻向被害者推銷「和平」,進而把蔡英文「備戰」視為「鼓吹戰爭」。一天到晚嗆政府不先開火打下共機,嗆政府只會嘴砲護台,卻在體驗漆彈時全程龜縮,這不光榮也難驕傲。
眾所周知,台灣的嘴砲老人很多,漆彈先開槍很難嗎?這些人明明知道,解放軍就是要台灣先開火,才有理由犯台,這些人跟中共裡應外合,這不是第五縱隊,那誰是中共同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