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應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在華盛頓舉行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美國總統拜登在這場太平洋島國峰會中,宣布提供逾8億美元援助,供太平洋島國對抗氣候變遷、強化永續性發展,也宣布一系列外交舉措,盼拉近與太平洋島國關係。媒體稱作美國是展開「前所未有」的外交努力,目的在抗衡中國於太平洋島國之間逐漸壯大的實力,以免失去美利堅在太平洋區域的主導性。

在峰會的同一時間,美國、英國、澳洲和紐西蘭共同參加在斐濟舉行的軍事演習也於於9月12日到9月23日盛大展開。這項代號為「車輪演習」(Exercise Cartwheel)的11天軍事演練,就在警告中國勿覬覦南太平洋,想爭奪美國與西方國家在這裡的長期利益。

近年來,為了突破美國對於中國勢力的圍堵,中國除了全力加強軍事力量的準備,企圖突破西方盟國在第一島鏈所採取之軍事封鎖,也透過自身堅實的經濟力量,直接在太平島國中舞動著金錢的誘惑,而且成效不惡,如今有近半的太平洋島國都與中國有著密切的多元往來。美國驚奇中國在太平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起源當然是在於中國強攻台灣在太平洋的島國友邦,尤其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島國索羅門群島,以及中國一度強力威脅利誘的帛琉。

帛琉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夥伴,被稱為西太平洋第二島鏈的戰略支柱,也是美國的軍事要地之一;索羅門群島則位於亞洲通往澳洲、紐西蘭的要衝上,所以當紐西蘭放棄台灣與中國建交時就引起美國的關切。今年4月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安全協議,更引發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巨大關注,雖然中索兩國都強調這並非雙邊軍事協定;但是美國對此芒刺在背,擔心中國可能會在距離澳大利亞東北岸2000公里範圍內建立中國海軍基地,增加其軍事存在。這也種下了索羅門群島總理更往中國靠攏,擔心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想要把執政黨弄垮。

這是美國第一次邀請這麼多來自同一個地區的國家領導人參加峰會。自二戰結束以來,太平洋地區被視為美國的「後花園」,但是近年來中國在該地區不斷擴大影響力。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抱怨自己被卷入超級大國爭奪影響力的鬥爭之中。為了對抗中國的力量,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年7月在斐濟首都蘇瓦舉行的南太平洋領導人峰會上表示,美國將在「東加」和「吉里巴斯」開設大使館,並承諾美國將對南太平洋國家的漁業資助提高3倍到6000萬美元。接著在中國提出有意與10個太平洋島國簽署涵蓋警務、漁業、教育以及資訊安全等方面的區域協議,以及中國提出「中國—太平洋島國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時,表達關切與強烈反對。

為了保有美國在太平洋的優勢,白宮更在今年6月24日宣布,美國與澳洲、日本、紐西蘭、英國成立非正式集團「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此組織目的在促進與太平洋島國的經濟和外交關係。外界認為該集團旨在反制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擴展影響力。上述五國高官更在9月23日至24日在華盛頓開會,諮詢太平洋島國代表團負責人及法國和歐盟等伙伴後,宣布啟動「藍色太平洋伙伴」(PBP)的非正式機制。這個集團將尋求支持太平洋區域主義,並且強化太平洋島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繫。該組織預計今年內在美舉行五國外交部長會議。此外,南韓、加拿大和德國也有意加入,法國則打算先與區域國家進一步討論,再決定是否加入。

中國尋求增加與太平洋島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聯繫,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也矢言對印度太平洋地區挹注更多資源。看來中美之間的對立愈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