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動態回顧跳出幾年前為解決房子漏水問題進行頂樓鐵皮工程的往事。在7月酷暑艷陽下,60多歲的老師傅和50多歲的助手,爬著陡峭的鷹架、扛著發燙的鐵皮,辛勤工作。正午間歇時,請兩人吃便當喝涼水聊聊天,提到辛苦的工作,日薪開到2500至3000元還是找不到人做,筆者不識相地問「子侄輩」,老師傅吶吶回應:「太辛苦了,希望他們好好唸書,去做點別的」。一邊抱怨有錢請不到人,一邊又認為自家人不要太辛苦,老師傅並沒有不對。

提到這個故事,是正好看到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訪問台灣,「建議」應增加國防預算、增強不對稱作戰能力、延長徵兵制役期到一年以上以及增強後備動員能力;其中有關兵役問題,艾斯培表示,男女都應服役一年以上,不僅能增強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也能釋放出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訊息給盟友。總統府當晚的回應是:「感謝艾斯培對台灣國軍的建議和關注」,但對改善國軍訓練的事宜,並沒有明確回覆;關心國防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說:「提升國防力量、全民皆兵也好,或者男女都服役,都是方法之一,但是不是唯一」。如此「茲事體大」的大事,難怪大家「打高空」、不著邊際,「評估中」、「未定案」成了標準答案,只有國民黨軍系不分區立委吳斯懷當了「國王的新衣」裡的白目小孩,稱「是別人家孩子死不完」,又壞了該黨黨主席朱立倫的「親美」大計。

事實上,所謂「一年役期」不是「遠來的和尚會唸經」獨到創見,早在今年3月俄烏戰事爆發不久,國內就掀起一波「恢復」兵役為一年的討論。當時媒體即已揭露,立法院質詢中,國防部長邱國正即「洩題」,認為「4個月的訓練役,無法打仗」、「修法審查太花時間」,在延長役期又不用修法的雙重條件下,就僅剩下現行兵役法第16條第1款第1項:「以徵兵及齡男子,經徵兵檢查合格於除役前,徵集入營服之,為期一年,期滿退伍」。當時的報導中提到,「府方(總統府)希望是由下而上,藉俄烏戰事帶動民心,順應民情而恢復,而不是讓外界認為是政府主動,由上而下發動」,「軍方官員說,須待今年漢光演習電腦兵推與實兵演練後,才能明確」。下週(7月25至29日)漢光38號演習實兵演練,而美國前官員在這時間點訪台「幫腔」,如果不是「配合演出」,大概就剩下「時間巧合」可以解釋。

看樣子恢復一年是「定案」了,只剩下決定「某年次」的問題;而且,筆者私以為這個問題的「操作」細膩度絕對不是國防部等級出手。刻意把「男女皆兵」放進議題裡,不但分散討論焦點火力,還可以實踐前總統陳水扁「衝突、妥協、進步」的政治哲學,擴大衝突層面,讓兒子、女兒、男友、女友各種身份都在「討論」範圍內,再考量國風民情一一協商,最後至少達成原始設定的「恢復」目標,完全是人民參與、國防安全需要,兼顧民眾觀感需求,與哪個政治人物都沒有關係,投票算帳別算到誰的身上…希望藉此切割。您看看從19日到今天(22日),有哪位立委、哪個官員、哪個政黨敢出來正面說支持或反對?

21日發生陸軍裝甲564旅士兵,在CM11勇虎戰車維修鑑定作業時,遭砲尾環所連動的加重板擊壓胸部奪命;而令人訝異的是該名士兵是僅剩13天退伍的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男,根本沒接受過戰車保養、操作等勤務訓練。有報導說是該士兵「自告奮勇」進入戰車內部協助,但該部隊長官仍難以擺脫訓練、管理及勤務指派嚴重疏失的指責。問題是,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不是為了培養一名合格的步槍兵嗎?那為什麼會分派到裝甲部隊?以前的軍事訓練役「從一而終」,去年9月實施「新版」軍事訓練役,不但要「下部隊」,還有「外島籤」,還要「進基地」,官方說法是「熟悉部隊運作與戰備整備,達成『常後一體、訓戰合一』的目標」;但問題是,這些訓練役這不會、那不行,這個還沒教、那個還沒學,他們到部隊後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是基層單位的問題,還是為「政治」解決問題後產生的新問題?

同樣的問題在於「恢復」成一年兵役之後,基層部隊能教?敢教?會要求?還是只是如同艾斯培講的「釋放出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訊息給盟友」?然後呢?為了避免不當管教、凌虐動物,所以天熱不出操、拍照紀錄比課程內容重要?網路的鄉民們和鐵皮工程的老師傅一樣是誠實的,很多人的回應是:「贊成啊!我已是除役的大叔了」、「應該要延長為三年才夠,反正大叔我已經除役啦」、「我的孩子去我不贊成,其他我雙手贊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還有人嘲諷:「沒當過一年兵不得參選公職」,點名檯面上多位政治人物,酸味十足。事實上,筆者以為「恢復」一年役在政治意志的貫徹下,恐怕不存在太多的討論空間,重點是「恢復」之後,如果真要能維護國家安全,又能讓役男平安順利退伍,不管是肩上領口開花摘星的,又或是國會殿堂說三道四的,好好動動大腦擬個可行方法吧,別什麼事情到最後都是基層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