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佩琪無形之間,犯下了選舉的重大戰略錯誤,然而她自己卻還不自知。

選戰就是一系列的議題設定,這個將主導輿論的走向與社會氛圍,如果以2014年北市長選舉觀察,連勝文陣營只掌握了一次議題主導權,就是MG149的爭議討論,柯文哲陣營在開完記者會後急轉直下,連陣營不僅居於劣勢,而且在所有議題都被打趴在地上,包括那場經典的辯論;平心而論,連勝文表現沒這麼差,但是已經陷入說什麼錯什麼,所有文宣通通沒有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不是每個選民都是政治的狂熱者,都理解什麼公民社會、白色力量或進步價值的內涵,他們純粹只是吃瓜的旁觀者,有如追劇般在看弱勢者的好戲;只要群眾對議題發動方有期待心理,甚至預期弱勢者「一定漏接、錯接或暴傳球」,或是每天敲碗看笑話,這種選戰的結果不難想像,其實2018年韓國瑜某種程度上就是掌握這樣的群眾心理。

或許這對夫婦習慣創造議題,因為我總說民眾黨不能活在沒有Wi-Fi的地方,然而他們越在乎這些,反而會讓自己在這次選戰陷入一種尷尬的處境。

驚世夫婦或許比連勝文更有反擊力道,但是無形之間他們已經開啟了群眾的「敲碗、追劇、看好戲」的心理,要造成這樣的效果其實難度頗高,因為是自己願者上鉤,按耐不住的結果。

當然柯文哲與陳佩琪還在享受2014或2018兩次選戰的快感,但是他們居然沒有意識到,對手已經不同了,而且選戰中真的存在天敵這回事。

有句話說的好,「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對手」,柯文哲與連勝文,蔡英文與習近平,蔡英文與韓國瑜都說明了這個道理,民眾黨沒有發現這個選戰的氛圍就從陳佩琪被釣出來開始,悄悄發生微妙化學變化,陳時中陣營未來一定全方位掌握這個「議題設定紅利」,然後阿北一直陷入瞎忙窮攪和的被動狀態,有如陷入流沙中的人,一直想掙扎,然後越掙扎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然後滅頂。

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蔣萬安完全處在被邊緣地位,什麼議題他都只是類似兩百塊的跑龍套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