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全台不明傳染鏈增至19條,尤其基隆突增19個案讓陳時中感到憂心,他下午趕赴基隆並宣布基隆「類普篩」社區採檢,希望在第一時間捉出黑數圍堵疫情。但這個想法並不被專家買單,前台大醫林氏璧即在臉書上表示,他認為陳時中想執行類普篩因為「想清零」!但他提醒,台灣已經有23條Omicron傳染鏈,病毒只會一直鑽進來,因此一方面想清零實在不切實際,甚至讓人覺得防疫戰略上有矛盾。

林氏璧指出,陳時中經與林右昌市長討論過後,擔憂社區其實還有個案,萬一在社區還留有案例,恐怕會很難清零,因此準備在基隆「類普篩」社區採檢,由中央提供家用快篩試劑,讓市府發放、統計和回收。

他認為這段話會讓人覺得:阿中部長還是想清零。但目前台灣防疫狀況是一方面在開放、並縮減檢疫天數,且台灣都23條Omicron傳染鏈了,「這個病會一直鑽進來。還一方面在想清零,不切實際。」他認為防疫戰略上有矛盾。並指出李秉穎老師早上廣播也指出,「我們現在有點矛盾。」

林氏璧也直言,在盛行率不高的地方做普篩,不該用抗原快篩。陳時中說前天基隆篩檢站做了2000多,還有在類似場域篩,新增19例。這樣陽性率1%,但實際上基隆的盛行率他認為應該小於此數字。這種情形下做快篩,即會出現大量的偽陽性。「我們是這樣教學生的對吧。這也是台灣一直以來不做普篩的理由。」他表示現在36萬人去做,陽性後續都還要去做PCR確認,只是製造困擾罷了。

他建議,抗原快篩應該主要用在盛行率高地區有症狀者和有風險接觸者,而去年五月疫情台灣一開始用快篩站,很快就發現在嚴重的雙北,有症狀者快篩之後證實PCR陽性者比例甚高。但其他高雄台中等,就有很多偽陽性。林氏璧指出,普篩的意義是如果在疫情還零星的時候把所有案例找出一網打盡,因此像香港那樣指數型上升時再做已經沒意義了。當然如果在疫情舒緩時希望盡量做到清零,也是可以普篩。

他表示,如果真要搞普篩做到清零,他認為不如做pooling PCR(池化核酸檢測適用於大規模篩檢且預期陽性率不高的族群),但即使是這樣做,林氏璧也認為沒有意義,「基隆清光了,其他縣市一下又進來了。」

林氏壁表示,指揮中心應該把防疫戰略講清楚,現在的戰略應該是不強求清零,盡量爭取時間做好各種準備,往共存開放的方向走。「你不可能又要開放又要縮減隔離期又要清零,什麼都要。他認為現階段戰略清楚是很重要的,開放並能容忍一定程度可控的社區疫情絕對是未來的大方向。

林氏壁直言,可以的話甚至直接說出一天可以容忍多少例,還要看新的監測值來即時掌握疫情狀態,比方說各縣市的7日PCR陽性率,重症比例,重症數,ICU佔床率多少這些,而且不能只看確診數字。因為多半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看確診數真的無太大意義。

林氏璧表示,大量發放快篩試劑,讓民眾習於使用,是好方向。英國新加坡都是這樣撐過來的。但這不應該是用來7天內36萬民眾都測一次這樣用吧。比方英國學生一週做2次快篩,陰性才上學。或是有症狀者就做快篩。林氏璧建議這樣用才不會浪費重要的防疫資源呀。他說明,類普篩不是普篩,真的普篩是為了清零,更強調目前全世界只剩下對岸還在堅持清零。類普篩應該是大家不出來篩檢站篩,也不該用抗原快篩,應該用池化核酸檢測,希望盡量多抓一些,讓傳染不要這麼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