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市新光黃昏市場內賣豬肉的鄭茂洋,響應農委會的政策,砸重金在攤位增添溫控設備,所有肉品置於冷藏櫃內供消費者挑選,同時兼具防疫功能,但他表示,現場生意反而變差;不過因為他也在網路開了「小鮮肉直賣網」,肉源來自傳統肉舖,頗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為傳統肉攤轉型找到新出路。

農委會結合中央畜產會、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等單位,近年提出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傳統市場的肉攤轉型,包括補助增添溫控設備經費等。鄭茂洋說,他花了數十萬元在攤位增添冷藏櫃,光是那片透明玻璃就要價10萬元,消費者站在櫃前就可以挑選肉品,不僅免接觸,也保持社交距離,具兼防疫效果。

鄭茂洋說,農委會等單位的用心良苦,成效卻不見得好,像在新光黃昏市場內他是唯一願意花錢增添溫控設備的肉攤,但生意反而變差,原因在於會上傳統市場的客人,總有些人買豬肉時習慣「摸兩下」,在他的攤位只能看、不能摸,客人自然會變少,但他強調:「沒有犧牲,革命怎麼會成功!」相信這是未來趨勢,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損失。

這兩年疫情襲捲全球,新光黃昏市場去年也曾因有業者確診而被迫停業多日,全體業者接受快篩。有25年經營豬肉攤的鄭茂洋認為,在疫情衝擊下,徹底翻轉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消費型態,而消費產業也隨著金流支付,線上、線下整合及數位分析等系統發展,創造出無接觸經濟的行為。

他在去年推出「小鮮肉直賣網」,以線下實務經驗為基礎,例如他很清楚婆婆媽媽們買豬肉的習慣,將各個部位像後腿肉、里肌、梅花、五花、豬排、鼠蹊肉、白龍骨、豬肝、腰子、腰內肉、肉絲、絞肉、豬腳分切,當日現宰之後即速冷凍,好包裝、好收藏,消費者透過網路下單,再以全程低溫宅配,愈來愈多原本會到傳統市場肉攤選購的消費者,漸漸習慣直接上網買豬肉,因為貨源與肉攤上的完全相同,也讓消費者很放心,不會買到含瘦肉精的進口冷凍豬肉。

有溫控設備的豬肉攤強調「零接觸」,兼具防疫功效。   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