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動盪,就在俄羅斯宣佈與烏克蘭境內的頓內次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建交,以及普丁下令維和部隊進入烏東地區,歐美國家認為這是「入侵」的動作,外界甚至擔憂俄、烏兩國已進入開戰的邊緣。

渲染奔向戰場」 中國操作認知作戰

有趣的是,遠在七千多公里的台灣,國內竟有人開始吹起「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風向,認為目前台灣正處於大國之間的十字路口,有奔向戰場的風險,刻意將烏克蘭危機的氛圍,渲染成台海將可能陷入緊張,劍指著民進黨政府沒有處理好「大國關係」,這種論點顯得荒謬至極,甚至有意替中國對台操作「認知作戰」。

俄烏情勢和台海局勢根本無法類比,但有心人卻硬要說上兩句,故意簡化兩種天差地遠的國際情勢,可悲的是,這些人並非不懂,許多更是在前朝政府中擔任國安重要職位,但為了政治目的,剛愎拘泥於已無法適用的論述,總認為台灣應該「親中」才有活路,問題是,馬前政府的對外政策根本是向中國「卑躬屈膝」,哪裡來的大智慧?抱著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以為這樣可以換來兩岸和平的自以為聰明,這完全不是「小聰明」,而是「笨」!

事實上,烏克蘭的情勢,台灣並非不能借鏡,而是要從中檢視真正的問題所在,大國關係固然會影響地緣政治的發展,但是,別忘了,烏克蘭內部的「親俄勢力」才是讓俄羅斯支撐著意志的關鍵之一;依此來看,中國一再對台軍事恫嚇,統戰行徑推陳出新,也就是看準了國內那群「親中分子」,或許在中國眼中,那些在台代理人無法獲得主流民意認同而獲得勝選,卻足以製造台灣內部混亂,甚至擴大造成認知錯亂。當然,台灣「根本無法分裂」,但中國就是利用這些人的心態來讓台灣內部出現對立,不是嗎?樂於替敵人開戰場,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烏克蘭的啟示:台灣的危險來自內部分裂!

可笑的是,這些人看到俄羅斯的強硬,就是認為「北約」及歐美國家是鬆散,言下之意,就是烏克蘭「站錯邊」,所以才會陷入目前的窘境,這是相當錯誤的推論,原來過去國際政治理論中的「集體安全」,如今已敵不過「單一國家」的意志堅定?烏克蘭必須選擇投靠俄羅斯,才能長治久安?想必這樣的觀點,連這些人在教授國際關係時根本不敢提起,因為經不起理論與實務的考證!當然,他們為中國推波助瀾的重點,並不是關注俄烏情勢的發展,也不是「替烏克蘭感到悲傷」這種矯情口水,而是要引導出「疑美論」的效應,對中國的飛彈和平深信不疑。

持平而論,中國對於俄烏情勢的發展,一直處在舉棋不定的狀態,一方面不敢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譴責俄羅斯破壞烏克蘭主權與領土的完整,另一方面也不想得罪烏克蘭,畢竟關係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布局;此外,歐美國家制裁俄羅斯,中國憂心會被牽連其中,更不用說,倘若俄烏真的開戰,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會增加在台海地區的軍事部署。當然,中共將進入二十大,在維穩國內政局的考量下,盡可能避免捲入國際衝突,這包括避免台海棒發軍事衝突,但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整體國際情勢發展已不利於中國為所欲為。

台灣必須留意的是,中國試圖藉由國內親中勢力來引導「恐懼戰爭」的輿論,尤其是藉由各種場合及形式來形塑「戰爭邊緣」的氣氛,錯誤演繹台灣可能「奔向戰場」,不對中國的文攻武嚇加以譴責,反而把矛頭指向「維持現狀」的台灣政府。這些人的視野總是停留在二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在他們眼中,看不到日本在區域安全的轉向,也把南韓社會的「反中情緒」視而不見,更不用說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佈陣,戰略涵蓋了軍事安全、經貿及供應鏈等面向。其實,台灣處在「危險十字路口」的關鍵是那些替中國說項的「親中勢力」,以及樂於分裂台灣的兩岸掮客,這些人絕對不會奔向戰場,因為他們早投向敵人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