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立陶宛政府計劃出售首都郊外的一處房產,而這正是曾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當作監獄使用的地方。這則新聞再次將美國遍布全球的「黑監獄」推向前台。據《環球網》,美國設立的秘密監獄遍布全球,就算沒上天也「入了海」,美國利用軍艦在海上開設的「浮動監獄」中,上演著彷如「海上關塔那摩」的人權悲劇。

關塔那摩灣(Guantánamo Bay)監獄是為美國 2002 年於古巴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興建之拘留中心,因屢傳囚犯受不人道對待而廣受國際特赦組織批評。

《環球網》報導,「浮動監獄」的爭議最早於 2005 年 6 月得到國際社會注意,聯合國當時已獲悉有關美國秘密拘留恐怖主義嫌疑人的嚴重指控,特別是在美國軍艦上。 2008 年,人權組織「緩刑」(Reprieve)披露,自美國總統柯林頓執政以來,美國一直使用「監獄船」關押恐怖主義嫌疑人。自 2001 年以來,美國可能使用了多達 17 艘軍艦作為「浮動監獄」。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當時否認軍艦上有拘留設施,並表示拘押在船上的人不超過 10 個。但受害者的證詞卻與之大相逕庭,一名從關塔那摩獲釋的囚犯向「緩刑」工作人員講述了一位獄友的見聞:他在來到關塔那摩之前,和大約 50 人一起被關在一艘美國軍艦的船底,他們被毆打得比關塔那摩的囚犯還慘。

據《華盛頓郵報》 2001 年報導,五名囚犯被拘留在美國「貝里琉」號兩棲攻擊艦上,其中就包括一個名叫約翰·沃克的美國人。據《衛報》報導,當約翰·沃克抵達美國,為了減少刑期,他簽署了認罪協議,其中就包括一項「禁言令」,他不准談論自己在被拘留期間遭受的酷刑。

而針對美國為何於海上進行這類審問工作,《衛報》報導,總統小布希於 2006 年坦承,CIA 營運著一個由「黑監獄」組成的秘密網絡,隨後又宣稱「這些秘密監獄現在空無一人」。而後,歐巴馬政府則承諾要關閉關塔那摩,因此美國海軍便承擔起「浮動監獄」的職責,不僅躲避媒體或律師對不當行為的監督,也借助在海洋區域適用法律的複雜性來巧妙逃避罪責。

據《紐約時報》 2017 年一篇題為《海岸防衛隊的「浮動關塔那摩」》的文章中披露,美國海岸防衛隊在船隻上長期拘留未經審判的犯嫌。據被關押的囚犯回憶稱,一同被銬在船上的有 20 多人,空間十分狹小。他們每天只能獲得少量食物,在營養不良的狀況下,他們不得不去偷警衛丟在垃圾桶的殘羹剩飯。衛生條件也相當糟糕,有人甚至向守衛哀求,希望對方一槍打死自己,他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

在被拘禁了兩個多月後,有人減掉了 23 公斤的體重。據報導,美國政府辯稱這是為了「節省成本」,而囚犯被拘留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有人在如此悲慘的情況下足足被拘留了 90 天。有專家警告稱,美國採用的延長拘留時間,違反了國際人權規範。一名海岸防衛隊的律師表示,受害者一般也很難獲得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