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身邊有不少原住民朋友,有人用漢名,有人用原住民的傳統名字,每位原住民使用傳統名字的經驗都不同,過去400年來,台灣的原住民族在命名時又遭遇到政權當局怎樣強行介入?這些內容都可在今(22)天開展的「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特展」中一探究竟。

在台中念大學的賽夏族女孩朱偲妤,今天在特展開幕會上分享,賽夏族的名字是以大自然事物命名,「以玉米珠命名是朱家的方式。」她從小在部落長大,到台中讀大學後因為很想念自己的家鄉,因而想要恢復傳統姓名,她感性道:「這是我能掌握與家人和母體文化的連結,因此把族語名字並列在身分證上。」她的原住民名字是「áway ta:in titiyon」。

原民會夷將Icyang主委表示,現今原住民族能夠登記回復原住民族傳統名字,得來不易。原住民族過去400年來,歷經強賜漢姓、皇民化政策改日本姓氏及國民政府強制要求改用漢姓漢名,直到1984年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訴求恢復原有的名字,終於在1995年通過《姓名條例》修正案,2003年漢字音譯傳統姓名與漢人姓名,皆可羅馬拼音並列登記。直至今日,主流社會對原住民族傳統命名的歷史文化仍不了解,希望藉由特展讓國人一同認識原住民族命名文化、創造更友善的國家社會。

夷將Icyang主委說,在回復名字制度的變革中,仍然會遇到許多阻礙,像是在早期身分證欄位僅能容納6個字元,沒有辦法完整呈現族人姓名,2005年時才進一步擴充至15個中文字元及20個拼音字母,若超過字數限制則可採人工填寫。這幾年推動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工作,原民會出版了原住民族歷史叢書,教育部在課綱中增加了原住民族的觀點,然而,主流社會對於我們的傳統命名文化仍不瞭解,像自從我恢復傳統名字後,常常有人會稱呼我為夷先生或者以為我是外國人。

他說,過去擔任新北市議員時,曾經有議長很不友善的跟我說:「夷將Icyang,你這個名字很多字又很難唸、很麻煩。」有次去看醫生,醫生可能第一次遇到使用原住民傳統命名的病患,竟然用英文問我「Can you speak Chinese?」最近去抽血,比較年輕的護理師,看到我的名字問我說:「你是原住民喔?名字好酷喔!」抽血的時後又說了一次「好酷喔!」,抽完血要走的時候又再說了一次「好酷喔!」這些不同的經驗,讓我發現到因為不同世代,或是不同的時空環境,對傳統名字都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未來每一個人都可以真心的認識並正面的接納原住民族傳統名字。

來自阿美族的馬亨亨•夷將分享命名緣由,「在台東的馬蘭部落有個很厲害、很有領導能力的頭目叫做馬亨亨,他帶領族人去爭取權益,父母對我也有同樣的期許。」民國88年出生的他,在都市長大,很慶幸自己從小到大沒有遇到太多不被同儕大家認同的經歷。現年22歲的他很鼓勵原住民為小孩取原住民的名字,因為現在的社會很認同多元文化。

原民會表示,本展覽以迷宮為隱喻,並包含「歷史的錯置」、「正義的指向」、「曲徑再探索」及「出口的姿態」等4個展區主題,帶領民眾走過外來政權剝奪名字的過程、爭取正名的迂迴,並感受各族群珍貴的傳統命名文化展望前行,特展自1月22日起至2月27日止,在國家圖書館展覽室展出,配合休館日期,週一未對外開放,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前往參觀。

 

夷將Icyang主委說明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姓名的歷程。   圖: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