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指出,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過專家 12 日發表論文,研究一種會開花的雜草,證明引發生物突變的 DNA 並非隨機產生,而是有規律依循。

植物栽培學教研室副教授格雷·孟諾(Grey Monroe)12 日擔任主筆,在《自然》期刊發表一篇論文,他表示原本一直以為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但透過植物實驗,發現變異是以保護植物生長為目的,且不是隨機發生的。

相關人員在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實驗室培育基因缺陷的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進行研究長達 3 年。孟諾說明選擇擬南芥為研究範本的原因是基因組相對較少,大約有 1.2 億個鹼基對,而人類身上的鹼基對則是有 30 億個。

實驗室裡的擬南芥具有缺陷而無法自行在環境中生存,因此研究組透過照料過程,觀察基因變異情形。對幾百棵擬南芥測序後,他們發現超過 100 多萬個基因變異,也找到突變規律。

研究所負責人德特勒夫·魏格爾(Detlef Weigel)表示,觀察到有一些基因片段與細胞的生長和基因表達相關,出現變異的機率很低。他認為這些基因片段對生物機能非常關鍵,因此較不容易出現變異。此外研究還發現,這些基因片段遇到問題,自我修復的效率會更高。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基因出現變異的關鍵是將它們包裹在外的蛋白類型,魏格爾指出,這項研究帶來很有用的指標,可以預測哪些基因容易出現變異,利用這項發現,能夠思考如何保護人類的基因避免發生突變。

專家認為這項研究除了利於農業專家培育更優良的作物,未來還能夠預測基因突變,或治療癌症等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

研究人員觀察擬南芥,發現基因突變並非隨機發生。   圖:翻攝自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