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發生 3 起因接觸蝙蝠感染狂犬病身亡的案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官員於當地時間(6 日)表示,3 名死者皆未接種疫苗,強調「這些悲劇原本可以避免」,呼籲人們正視蝙蝠與狂犬病的嚴重性。

去年美國有 5 人死於狂犬病,其中有 3 人曾於發病前 3~7 週接觸過蝙蝠,如遭到咬傷或與蝙蝠發生碰撞,據 CDC 發布的報告指出,接觸蝙蝠的死者為 2 名成人和 1 名兒童,初期的症狀包括暴露部位附近出現疼痛、麻痺,隨後發展為吞嚥困難、精神狀態改變、癱瘓、癲癇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韓國瑜為何要暗酸黃國昌是「三姓家奴」?

CDC 官員於受訪時指出,其中來自伊利諾伊州(Illinois)的 80 歲男子,因長年對疫苗抱有恐懼,而拒絕接受注射。一名愛達荷州(Idaho)的男子和德州(Texas)的男孩也沒有打針,因他們認為蝙蝠沒有咬傷或抓破他們的皮膚。

狂犬病專家瑞安·華萊士(Ryan Wallace)表示,在這 3 個案例中,人們「輕忽了與蝙蝠的接觸,或沒有意識到狂犬病的嚴重性」。

衛生官員稱,另有一名死亡個案同樣遭受蝙蝠咬傷,儘管已注射疫苗,但未被診斷出患有免疫功能障礙,因此使疫苗無效。而另一名染狂犬病死者,是在菲律賓旅行時被狗咬傷,返回美國後在紐約死亡。近年來,美國約 7 成感染病例是由接觸蝙蝠引起的。CDC 呼籲民眾除非經衛生官員確認沒有風險,所有與蝙蝠有直接接觸者,都應考慮進行治療。

據了解,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 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 59,000~ 61,000 狂犬病死亡病例,其中亞洲國家以印度、中國、印尼及菲律賓病例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