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失志不免怨歎,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陳百譚詞曲,葉啟田演唱〈愛拚才會贏〉)果然是土地的主人,才高八斗、學貫中西,美國加州多明尼肯大學與台灣中華大學的企管行管雙碩士,一開口就能展現凡夫俗子無法頓悟的「生意經」。不但一舉嗆爆了全台最大的連鎖超商「統一」,連幾十萬做牛做馬的店員們,也都被牽連而中槍倒地。

過去鄉民從葉啟田唱紅的〈愛拚才會贏〉,知道了「沒靈魂」卻有身體的叫做稻草人。但我們的顏皇子孫就是有學問,2022年一開始,就啟壇昭示鄉民們,現在台灣已經變了,「沒靈魂」的不再是稻草人,而是超商。

其實顏家「全家」還真的很辛苦,從爸爸、兒子到女兒……,隨著政治版圖不斷擴大,土地超貸越查封,法拍買回來的價格就越低;違建被舉報得越多,盧秘書拆得也就越慢。眼看台中這裡的顏家「全家」服務處,就要跟「統一」超商一樣多了。

但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鄉民,根本不了解顏家「全家」的苦心。請問你們:是誰讓消波塊裡有了靈魂?是誰讓水餃餡裡有了靈魂?又是誰讓未成年少女的肚子裡有了靈魂?

土地的主人在中台灣廣開服務處,就是要奮力抵禦外地人超商的大舉進攻。鄉民們到底懂不懂顏家「全家」的苦心啊?

顏寬恒與韓國瑜有何不同?

鄉民們必須理解,顏寬恒與韓國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同樣是在媒體上飆「金句」,顏寬恒是不斷躲避媒體,實在躲不過才勉強對外發言;這與韓國瑜千方百計地爭取曝光度,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根本兩回事。

至於顏寬恒為何會在麥克風前「開地圖砲」,不但飆罵超商?甚至第二次還瞄準「統一超商」來開槍?綠營與其側翼又為何刻意將風向轉往「超商店員」,而不是顏寬恒本來要說的「超商加盟店」?這一切都還要由退役少將于北辰的動向說起。

2022年1月2日《民視新聞》報導〈顏寬恒批于北辰「沒靈魂」 惹怒全國便利商店〉:

「退役少將于北辰日前宣布退出國民黨,又在政論節目上對林靜儀加油,遭顏寬恒痛批出賣人格,就像便利商店一樣沒靈魂、加盟店沒忠誠度,遭網友罵翻和韓總金句有得拚,國民黨看不起超商人員可以直接說出來。……

顏寬恒爆氣開罵,痛批于北辰退黨,馬上支持對手林靜儀,就像連鎖便利超商一樣沒靈魂,讓店員很不滿。店員超不爽,畢竟除了點貨、理貨、上架、結帳,他們還得忍受民眾情緒,PTT網友也看不下去說,這和韓總的金句有得比拚,更直言:

『台灣人一個星期所有黨部和服務處都沒開應該無感,但是所有便利商店關一天,很多人會崩潰,國民黨看不起超商的從業人員,可以直接說出來,真正為3千出賣靈魂的就是KMT。』

眼看火越燒越大,顏寬恒加碼再解釋,表示『統一大企業跟他的加盟店,要有忠誠度嗎?加盟店不就是為了透過這個平台,能夠獲得更多商業利益,一個政治人物沒理念,那跟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

顏寬恒為何要把對手說成是「超商」?

老實說,顏寬恒若把自己比喻成柑仔店(雜貨店),對手卻被形容成統一超商,原本是個很高明的話術,一舉就刺中了民進黨的軟肋。

無奈顏寬恒的口才,真的就只能跟鍵盤小五郎管大有得拚。我們每次一面對攝影機,有理的卻永遠說不過那些沒理的。就像一把利劍裝進了劍鞘,即使刺中了敵人的軟肋,劍鞘也傷不了對方,反而讓對方抓到機會反擊。

或許有些鄉民會不解,超商的比喻為何會是民進黨的軟肋?因為戒嚴時代黨外要正式組黨時,民主是大家的共識,但進步卻不然。無奈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此豬隊友也是隊友;只要是拒絕國民黨的,或是被國民黨拒絕的,撿到籃子裡的都是菜。

問題是國民黨只是壞,但絕對不笨,他們知道只要把那些標榜「進步價值」的左膠,全都推進黨外陣營,就等於是替國民黨買了保命符。2018年的公投綁期中選舉,讓「進步價值」拖垮民進黨,不就是國民黨逆轉勝的經典戰役嗎?

柑仔店VS.超商,那不就跟地主VS.佃農、資本家VS.勞工、警察VS.角頭……本來只是單純的事實陳述,左膠卻用13歲的智商,一刀分割成絕對的善惡。綠營裡的左膠豬隊友們,平日歌頌柑仔店的可以賒帳、講價、幫忙顧小孩……就像黨國導演美化眷村是人間天堂一樣。

現在好了,當顏寬恒把自己說成了柑仔店,對手卻是超商,進步青年還有臉鼓吹大家返鄉投票嗎?假如不是顏寬恒口拙嘴笨,現在兩大陣營的空戰,早就該「起風」了吧?

台灣的地方派系為何是「買辦」?

有點年紀的鄉民,應該都還記得戒嚴時代的柑仔店,門口會掛著一大堆鐵牌。最顯目的當然是那塊白色35 X 45公分「臺灣菸酒公賣局菸酒零售商」,其他像是鹽、米……都有各自專屬的「專賣憑證」。

本魯讀研究所時的日文老師,台圖「台灣學研究中心」編審蔡蕙頻教授就說過,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各地治安不穩,基礎建設待舉,傳染病肆虐、總督府財源困窘,日本本國每年必須投入大量的經費經營台灣,因此興起了「棄台論」,要把台灣賣給法國。直到後藤新平就任民政長官後,在台推動專賣事業,台灣財政窘境才逐漸獲得改善。

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台灣總督府陸續將鴉片、鹽、樟腦、菸草、酒精、石油、火柴、度量衡及鹽滷汁等10項物資收為專賣,並透過「賣捌人制度」(特許零售商)來拉攏地方士紳,穩固統治基礎。之後國民黨統治台灣,也延續這套殖民統治術,戒嚴時代柑仔店的專賣憑證,說穿了也就是「買辦政治」。

買辦的英文「comprador」,源自於萄萄牙語的「comprar」(購買)。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各國,為了在全球殖民擴張,就必須在殖民地挑選充當翻譯的「買辦」階層。日本帝國的台灣總督府與國民黨的台灣省政府,也都不斷在全台各地甄選買辦。

買辦必須在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兩個族群與階級間充當橋樑,他們當然要忠誠於殖民宗主國,但又絕不能放棄自身的「台灣人」身份。因為若不擁有這樣的「雙重身份」,就不可能獨佔這個左右逢源,且能上下其手的肥缺。

根據1963年〈台灣省內菸酒零售管理辦法〉,獲得特許販賣菸酒的營業場所,為了維持菸酒的品質,法令明定不得兼營碾米、彈棉、屠宰、香料、畜牧、生魚、棺木、製麵、製粉、五金、豆腐、家具、成衣、草繩、浴室、理髮……等。但實際上能符合這些條件的柑仔店又有幾家?

柑仔店確實與超商加盟店不同,超商加盟店就算繳交了加盟金與規費,只要有一項不合總公司要求,就會被取消資格。但柑仔店卻不一樣,無論環境再怎麼髒亂,販賣的東西有多複雜,徒法不足以致行,只要忠誠度被殖民者信任,都不影響其專賣權。

土地的主人為何怒嗆超商「沒靈魂」?其實是顏皇子孫口拙嘴笨,否則他還真的點出了台灣地方派系的「買辦」本質,以及國民黨延續日本在台灣殖民統治的事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