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後,引發中國強烈的不滿,北京11月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且有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19名立陶宛大使館人員和其家屬被迫離開北京。對此,我國駐美大使蕭美琴15日接受路透社專訪表示,在立陶宛外交代表團匆忙離開中國後,台灣將在「善意循環」中深化與立陶宛的經濟關係。

根據路透社報導,立陶宛當局表示,大使館暫時將「遠程運作」。對於立陶宛外交人員遭受恫嚇而被迫離開中國,蕭美琴受訪時對此表示遺憾。

「我們將竭盡全力深化與立陶宛的經濟和技術合作方面」,蕭美琴說,「從我們與立陶宛伙伴關係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善意和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環。」

當被問及台灣是否仍希望美國允許將台灣設在華盛頓的「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象徵性地升級為「台灣代表處」時,蕭美琴表示,「用正常、專有的名字來稱呼台灣,這是許多台灣人的希望和夢想,也是我們將繼續與美國夥伴溝通的事情。」

事實上,在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中國便使出各種手段對付立陶宛,在11月 21 日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級至代辦等級,11月25日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官網發表聲明說 :「由於技術原因,從 2021 年 11 月 25 日起,領事服務將暫停提供。恢復將另行宣佈。」但不到一個小時,這項聲明就被移除。

先前一家向中國出口木材的立陶宛公司在中國港口被拒絕卸貨,在中國大陸的貿易夥伴無法為他近日抵達上海的貨物清關,因為在當地海關電腦系統內,自 12 月 1 日起就不再有「立陶宛」這個國家。這名木材出口商稱,數名中國代理商告訴他立陶宛「被刪除」的消息,而且除了上海,其他港口也有貨物無法清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