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攻台?這從來就是無需太多爭論的問題,以邏輯來看,中國從來沒有放棄武力犯台的選項,也不時展現對台軍事恫嚇的動作,所以討論「會不會」武力犯台根本毫無意義,因為除了台灣舉雙手投降,或是內部第五縱隊策反成功,台灣民眾自甘墮落推翻民主政權,全台人民舉旗迎接解放軍入駐,那中國就可能「不會」武力犯台,但是依舊會採取「武力鎮壓」的方式進行政治肅清。
中國散播戰爭恐懼 逼使台灣落入最黑暗的時刻
所以,國內部分親中人士一再把解放軍對台武力威脅歸咎於「台灣過於親美」的策略,這如果不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然就是一廂情願的認賊作父;說白了,無論台灣採取親美與否的對外策略,就連過去經貿交流甚密的兩岸關係,中國也都沒有任何放棄武統台灣的表示及保證,更不用說,以中國過去的誠信紀錄,在聯合國記載有案的《中英聯合聲明》都可以揚棄了,還有誰會相信一個極權國家說的白賊話呢!?
無論是馬政府的兩岸大交流時期,或是當前蔡政府的維持現狀,兩岸本質問題一直沒有化解,其實就是中國不願面對、不願承認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存在的事實。諷刺的是,國內部分論者認為兩岸應該保持「擱置主權」的模糊態度,問題是,中國就是挾其「一中原則」在國際社會呼風喚雨,台灣過去的「模糊曖昧」成了中國宰制兩岸詮釋權的利器,所以,一個沒有共識的「九二共識」,中國添油加醋成了政治前提,犯傻的人才會搶著把這個緊箍咒套在頭上。
關注近期中國內部廣傳著台灣民眾囤積戰時物資的假訊息,還搭配自導自演的某省市發放戰備應急包的畫面,這個是中共過去慣用的心理戰、輿論戰,營造兩岸可能戰事一觸即發的氛圍,再透過台灣內部的代理人轉傳畫面給老人及政治效能感低的民眾,企圖形塑社會恐戰的心理,進而操作台灣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的輿論風向,其目的就是要一次次的創造「灰色地帶」,待那些寧願向中共卑躬屈膝、不願接受民主政權的紅統派揭竿起義,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果,這也是美國國防部剛出爐不久的「2021中國軍力年度報告」中提及的重點,中國正在利用公開及秘密的政經活動,削弱台灣民眾對民主政府的信心。
危機意識做好準備 別以為「友(親)中」能換來「和平」
回到中國對台武力威脅的討論,這從來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判斷,換句話說,面對台灣的民主化及本土化發展,中國勢必會堅守「武力犯台」的底線,所以當涉及到中國統一台灣,中共絕對「會」保留「武統能力」;相對的,「敢不敢」才是台灣該省思的問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密利(Mark Milley)表示,中國在兩年內不會對台採取軍事行動,他的重點不是中國「會不會」,而是他判斷這兩年中國「還不敢」妄動,這恐怕出於美方對中國軍力的判斷,也是出於對當前中共內部政治的情勢評估。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最好的狀態當然是不費任何一兵一卒,就能順勢把台灣拿下且能完全統治,這或許是中共一再對台灣內部第五縱隊或代理人的期待所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另一面當然是對台「全面開戰」,以當前情勢,解放軍要窮兵黷武恐怕下場會是玉石俱焚,如此難以操之在我的推演結果,自然不利於習近平建立千秋萬世的帝位,他思考的是,萬一美軍真的堅如磐石協防台灣,那不只是捲入難以控制的戰事,自己的政治權位可能會因此葬送。
對台灣來說,當然不是將「國家安全」押注在「中國敢不敢」的選擇,而是要將眼前的挑戰做更細緻的兵推想定,除了要深化與國際盟友的合作之外,更應當強化自己可以抵抗中國軍事威脅的能耐,凝聚國人的國家認同,也要提高社會的危機意識,隨時做好各種準備,一方面讓友台國家知道台灣有防禦中國軍事攻擊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要讓中國意識到「採取武力犯台」的成本代價之大。總而言之,「友中」或「親中」就能換來的「和平」根本是一種假象,英國在二戰初期犯下的錯誤警示著我們,別讓台灣陷入「最黑暗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