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吳釗燮今 (27) 日自斯洛伐克轉往捷克訪問,並受邀在捷克科學院舉辦的研討會發言,多位外國政要也將同台對談。吳釗燮此次出訪中東歐的行程受到國際關注,也召來北京反對。
吳釗燮今受邀在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舉辦的研討會中發言致詞,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 (James Moriarty)、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ėnas) 及捷克國會外交丶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將同台對談。
吳釗燮昨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的「台灣論壇」中發表演說,呼籲「志同道合的國家在後疫情時代組成一個『民主供應鏈』,強調貿易夥伴之間應該透過共享價值來提升互信。」
《德國之聲》今( 27 ) 日在報導中提到,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狄雨霏 (Didi Kirsten Tatlow) 也將出席研討會,她表示,現在正值中東歐多國在對中政策轉變之際,再加上這些國家與中國的實質經濟往來比西歐國家少,所以當他們選擇提升與台灣的雙邊關係時,中國較難以經濟制裁來影響。相對的,這些國家的商業社群也較少反對增進與台關係。
狄雨霏對德國之聲表示 :「中東歐國家對共產主義有更深入的理解,它們曾經經歷過那種制度,所以它們並不喜歡。」
狄雨霏也提到,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實際上部分中東歐國家與東亞進行貿易的真正獲益來自台灣。她表示 :「雖然台灣與中國的領土面積不同,但在某些情況下,台灣為這些國家所帶來的實際經濟與投資成果卻比中國大。」
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師馬傑 (Matej Simalcik) 也出席了「台灣論壇」。他認為,吳釗燮率領台灣商業團出訪,對中東歐國家室出一個強烈的訊號,就是台灣有興趣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
師馬傑提到,此次台灣商貿代表團與斯洛伐克簽署 7 項合作備忘錄。他也認為這是台斯兩國的雙邊互動有新的進展。但外界仍須觀察是否能發展出實際項目,不過他也提到「斯洛伐克企業界長期對台灣企業都存有正面看法」。
師馬傑也對《德國之聲》表示,台灣在斯洛伐克有很多經濟活動與投資,包括幾年前鴻海在斯洛伐克進行大量投資,所以與中國相比,斯洛伐克公眾對台灣有更好的看法。師馬傑也提到,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像斯洛伐克捐贈了大量的防護設備,也使雙方關係大幅提升。
《德國之聲》報導,捷克本月初舉行大選,反對派組成的兩大聯盟成功拿下過半的席次,這也代表人民民主黨黨魁費亞拉 (Petr Fiala) 有機會取代現任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 ,成為下一任捷克總理。
狄雨霏表示,現行趨勢顯示,主張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政黨的力量已被大幅削弱,這對捷克接下來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的行動相當有利。
狄雨霏也提到,中東歐國家在歐盟帶起這些趨勢,對法國、德國等歐洲大國會產生壓力。狄雨霏表示 :「雖然這些大國在台灣問題上一直採取相對保守的姿態,但即便在德國,也能看到他們似乎對於提升台灣的關係比以前還更感興趣,這可能也與歐洲議會呼籲各國有關。」
師馬傑則以斯洛伐克為例,儘管上一任政府對中國有更正面的看法,讓斯、台關係受到影響,但由於當時台灣企業對斯洛伐克的投資已經開始運行,台企對斯洛伐克的經濟仍有正面貢獻。他也指出,在斯洛伐克政權轉移後,可以看到現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轉變,這顯示出政治變革能消除過去十年,中國對斯洛伐克帶來的影響。
狄雨霏認為,若台灣想進一步提升與歐洲國家的關係,除透過經貿交流,也應該考慮在文化與軟實力的領域有更多作為。
立陶宛在台灣知名度大增,政府期待推動雙邊經貿實質合作。 圖:翻攝Gintaras Steponavičius臉書(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