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紓困患不均且患不安,小官拿雞毛當令箭,行政院應如履薄冰,謹慎應對

「公平合理」一直以來都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標榜的施政最高原則,目前全國受到疫情影響百業蕭條之際,行政院多次發布紓困振興方案,希望透過有限的行政資源協助各行各業廠商渡過難關,期望能因此達到穩定就業環境的目標,但正如古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若是中央政府行政部門在紓困振興作為上自亂陣腳、一國多制,徒增人民對政府施政不均、不安之感,日後恐會流失大量選票,造成執政危機。

行政院長蘇貞昌多次強調:目前國內仍受疫情影響,國際疫情也依然險峻,為因應民眾和產業所受的衝擊,所以行政院在今年6月已啟動4波紓困方案。也強調「例如交通業(機場、空廚、地勤等)因從未解封,仍照原機制持續辦理紓困」。但是在交通部卻傳出同性質合約在不同部門卻有截然相反之紓困補償作為;北部單位同意簽約的公營事業廠商延約23個月,以作為疫情重創的補償,南部單位拒絕相同性質的民間廠商比照延長合約期限!這種行政作為的轉折令人不解。

相同性質的合約,在相同的行政院部會內,只是因為部門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作為,發生這種情況只是凸顯出民進黨主政後的行政機構「末稍神經失調症候群」!雖然民進黨已執政多年,但是行政機構內部眾多不同政治立場的「資深小官」,經常會有發生「扯後腳」的清況。

正如美國CNN新聞網報導肯定臺灣的民主蓬勃發展、政府防疫有成時,蘇貞昌愉快的表示:「行政團隊一直以來如履薄冰,謹慎應對,加上國人信賴政府,遵守防疫規範,在中央、地方共同合作下,團結抗疫,今天臺灣才能做到讓疫情相對其他國家獲得穩定控制,並受到國際肯定,對行政團隊與全體國人都是很大的鼓勵與肯定。」蘇院長所講的「行政團隊」並不是「行政機構」;更不是「行政院各級政府單位」,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央、地方共同合作下,團結抗疫」只是場面話,在野黨主政的地方政府多次不同調的作為,已多次成為新聞版面的重要話題,再加上散落行政機構的各種獨斷獨行的「資深小官」,不斷搞小動作、扯後腳,蘇院長的行政團隊真的是要「如履薄冰,謹慎應對」!

文/陳杰(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