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ouGov調查,在位16年的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全世界最被肯定的領導者。在德國國內,梅克爾的民調也在大多數時間領先群倫。然而她的民氣顯然無法轉移給接棒領導基督民主聯盟(CDU)的拉榭特(Armin Laschet),上週大選票開出來的結果該黨承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立以來空前未有的慘敗。這到底哪裡出錯了?

德國輿論界公認拉榭特的責任無可推諉,畢竟基督民主聯盟從民調兩倍於社會民主黨(SPD)到被死亡交叉,關鍵事件就是拉榭特在總統到他擔任邦總理的轄區勘災時大笑出聲,引起撻伐。但德國媒體《明鏡》(der Spiegel)還整理出其他幾個重要的敗選因素。

1. 首鼠兩端

梅克爾在位16年,一些政策引起爭議。在這段期間極右派的「德意志另類選擇」(AfD)之所以壯大,很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讓相當可觀的德國人無法接受。

要如何在梅克爾之後繼往開來?拉榭特既希望展現政策延續性,又想要擺出大破大立的嶄新格局。結果一方面要拜託梅克爾幫他拉票,一方面又找跟梅克爾對著幹的前國會黨團領袖梅茨(Friedrich Merz)背書。這種自相矛盾的作法產生致命的結果,反而讓社民黨魁蕭茲(Olaf Scholz)大大方方端出梅克爾真正繼承人的形象,成功地收割了梅克爾支持者的選票。

2. 梅克爾太早不管事

梅克爾早在兩年前就宣布不選了,並且在交出黨主席寶座後不太過問黨內事務。直到本月大選前夕,梅克爾才突然積極地輔選。《明鏡》認為,如果梅克爾早點介入,應該可以讓那些支持她本人的選票不要流失。

3. 姊妹黨「放毒」

基督民主聯盟在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有個姊妹黨:基督社會聯盟(CSU)。昔日在基督民主聯盟聲勢不佳時,基督社會聯盟也曾出來領軍與社會民主黨對陣過。這次也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是基督社會聯盟黨魁史洛德(Markus Söder)領軍,應該會勝選,或至少不會淪落到史無前例的慘敗。

然而《明鏡》指出,史洛德自己就不斷在大選過程中對自家陣營放毒。在一番苦戰結果必須讓拉榭特領軍後,史洛德與他身邊的人仍然不斷釋放一些有毒訊息。直到大選前夕,史洛德和基社盟才宣示力挺拉榭特,但一切為時已晚。

4. 兩頭馬車

拉榭特的問題不只在接待總統勘災時失態大笑,還在於這次打選戰搞出兩頭馬車。在他自己地盤杜塞道夫和在柏林的黨中央形成兩個權力中心,彼此沒有相輔相成而是互相抵消,結果就端出沉悶的海報、總理候選人的糟糕照片、不清晰的信息以及總理候選人在與媒體對話時的不知所云。

5. 因循怠惰

基民盟國會議員梅爾茲(Friedrich Merz)最近歸結出該黨的一大問題:「因循怠惰懶得思考」。《明鏡》指出,基督民主聯盟執政16年後確實變得懶散。拉榭特等權力核心一副「總理府是我們家的」(Das Kanzleramt steht uns zu),先是低估綠黨(die Grüne),接著又瞧不起被他們輾壓16年的社會民主黨。

今年初,基督民主聯盟好幾位國會議員因為口罩醜聞下台,原本就該讓該黨警覺到風向不對。結果該黨執政太久,對於道德要求也生鏽了。

《明鏡》結論期待,淪為反對黨,基督民主聯盟應該比較容易學會謙卑和勤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