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德國總理16年的梅克爾即將退位,誰要接任其職位不僅是德國,同時也是歐洲的重大課題。部分德媒對此評價,德國將告別「一切照舊」的政策,迎來新的轉機,然而,卻也失去某種穩定性。

據法國《世界報》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在巴黎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欲計劃建立一個沒有梅克爾的歐洲,且對於已失去「梅克爾式平靜」的歐盟,馬克宏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會成為領導者。此外,馬克宏也找了一個歐盟夥伴──義大利總理德拉吉,來共同領導歐盟。目前德拉吉擔任20國集團主席,而該職位將在2022年轉移至印度。2022年1月歐盟理事會主席國也將展開變化,將由法國與捷克共同執政。

現正最夯:罷免失敗「天發出怪聲」矢板明夫:我不相信選民認為這些立委合格

另一方面,早在德拉吉當選義大利總理時,英國《金融時報》就曾指出,「如果梅克爾卸任總理,德拉吉和馬克宏可能成為歐洲的新權力聯盟」。該報導認為,在梅克爾後,巴黎—羅馬軸心將成為歐洲一體化的引擎。

至於德國新掌權者會是誰?德國新政府可能迎來三黨聯盟的局面。由於綠黨(Grüne)與自民黨(FDP)握有談判主動權,因此被德國媒體稱作「造王者」,可選擇與社民黨(SPD)聯盟還是聯盟黨(CDU/CSU)合作。

昨(1)日,綠黨與自民黨完成第一次會談。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稱這是「歷史性的時刻」,而自民黨主席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則指出,會議是在「良好氣氛」中進行,他們也正尋找彼此的「橋梁」,如環境保護與財政議題。綠黨共同領導人哈貝克(Robert Habeck)也說明,這是「組建新政府道路上的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不過,針對細節部分,各黨領導者都未明言。哈貝克表示 :「兩黨都主張變革,但不一定主張同樣的變革」,現在問題乃「共同創造一個出發點」。而林德納則指出,選民已決定「反對現狀」,因此綠黨與自民黨被賦予「在德國開啟一個新出發點」的責任。

接下來,綠黨與自民黨將與社民黨和聯盟黨分別進行會談。

而在面對得票率慘烈的結果下,雖然聯盟黨未放棄最後的希望,但黨內要求黨主席拉謝特(Armin Laschet)請辭的聲浪愈來愈高。且社民黨作為新聯邦議院中最強大的力量,極堅持其領導新政府的主張,因此德國新政府由社民黨、綠黨與自民黨共同組成的機率較大,聯盟黨恐淪為在野黨。

不過,無論新政府由誰組成,梅克爾在德國留下的權力真空短期內恐無法解決。因此德國政府應如何走出該局面成為新政府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