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武漢肺炎確診者有16,181人,死亡人數841人,致死率達5.2%居高不下,超越全球平均的2.06%。ICU重症醫師陳志金對此說明,這是因為台灣的疫情控制得太好了,社區感染人數快速降低,使得確診人數的「分母」沒有擴大,如果致死率降到2%以下,也不見得是好事。
陳志金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許多國家在疫情初期的致死率都遠高於台灣,例如法國的23.84%、比利時16.38%、英國15.24%、荷蘭12.91%等。這些地區的致死率會下降,是因為「疫情失控」的緣故,導致確診人數爆增,讓致死率的分母衝高。
相反地,台灣五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快速匡列接觸者減少了社區大量傳播,至今疫情已經大致平息,只有零星確診,由於早期死亡的分子不變,分母又沒有大幅增加,所以致死率才會居高不下。
陳志金舉英國為例,2020年4月25日,英國統計的確診人數為15萬5千人,死亡2萬3600,致死率15.2%,到了2021年9月22日,確診人數增加為760萬人,死亡13萬6千人,致死率則降為1.8%。由此可見,致死率下降,意味著疫情的失控,代價是巨大的分母,而這並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陳志金認為,不必對於台灣的高致死率耿耿於懷,因為靠著全民努力,我們的「分母」才無法肆無忌憚的壯大。他表示:「這並不是壞事!而是應該感到慶幸、感謝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只要繼續守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