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台大公衛校友群今(22)天舉行COVID-19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享最新疫情現況。陳秀熙指出,混打疫苗策略有助於對抗最早在印度發現Delta病毒,以及避免接種疫苗後的感染。尤其當疫苗供應量可能不足時,應加強研究不同疫苗的混打。

陳秀熙表示,目前全球已超過2.28億人確診。應對疫情控制,除了採取疫苗、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Test(檢疫及快篩)的三聯體防疫搭配策略外,疫苗混打策略也扮演重要角色。

台大公衛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任小萱指出,近期德國研究混打疫苗對不同變異株的病毒中和能力,結果顯示,AZ與莫德納疫苗混打的病毒中和能力最高,其次為AZ與BNT混打;針對Delta變種病毒的研究則發現,混打AZ及BNT的中和抗體濃度比兩劑AZ高,相當於打兩劑BNT。

任小萱指出,現在各國多採AZ混打BNT或莫德納的載體疫苗搭配mRNA疫苗研究為主,很少採用莫德納加BNT的兩劑mRNA疫苗混打,但加拿大已於今年6月批准mRNA疫苗混打,越南及新加坡近期也因莫德納供給不足而開放此組合的混打策略。

陳秀熙認為,從目前科學證據顯示,混打策略有助於對抗Delta病毒和突破性感染,但仍需更多實證支持。目前AZ混打BNT帶給大家很好的思考方向,在疫苗供應量不足時,加強研究疫苗混打效果是最實際的,對於未來若要施打第3劑疫苗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