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即將開始施打BNT疫苗,不少家長擔心疫苗誘發心肌炎的可能性,毒理學專家招名威表示,隨時注意孩子施打後的狀況,是可以即早發現的,家長不必過於恐慌。同時,他也指出「優先接種單劑疫苗,之後再『混打其他非mRNA疫苗』來降低風險,或許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招名威在臉書「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提到不少家長憂心孩子接種BNT後可能出現副作用。他指出,研究持續追蹤256例「接種二劑」BNT疫苗者,發現12~15歲健康男孩中出現心肌炎的比例約為每100萬人有162.2例;16~17歲青少年為每百萬人94例;女孩的心肌炎風險明顯較低,12~15歲及16~17歲,心肌炎風險分別為每百萬人13.4例及13例。

何為心肌炎?招名威說明,急性心肌炎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胸痛,甚至休克。胸部X光常可看到心臟擴大、肺水腫;心電圖上也可能出現心律過速或過慢,甚至傳導異常、心肌缺氧、心律不整等變化。

目前尚不知為何mRNA疫苗會誘發青少年心肌炎,「但心肌炎並不是不可醫治的疾病」,只要在施打疫苗後密切關注孩子的症狀,是能及早發現的,「家長真的不用過於恐慌。」如今醫療進步,透過強心劑、利尿劑、呼吸器及減少心臟負擔的藥物等等,心肌炎的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但不論風險高低,大家仍會問要不要施打BNT疫苗?招名威表示,根據英國的研究數據,多數心肌炎案例都發生在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施打第一劑BNT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由此可知,優先接種單劑疫苗,之後再『混打其他非mRNA疫苗』來降低風險,或許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提醒,施打後28天內如出現5大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應立即就醫:胸痛、心臟亂跳(心悸)、暈厥、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沒幾步就喘)、呼吸急促。

醫師解釋何謂心肌炎。   圖:翻攝自招名威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