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端疫苗施打進行至第5天,昨日傳出彰化一名男大生接種完後暈倒送醫,原因是因為沒有吃早餐而「暈針」。對此,小兒過敏免疫科醫生陳映庄表示,通常是因為被打針的人「自己嚇自己」,而且處在飢餓、疲勞狀態下更容易暈針,建議民眾放鬆心情再去施打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該名男大生的個案,初步判斷應該是因為前一天晚上沒有睡好,而且沒有吃早餐,才會導致暈針。他表示:「這種狀況是可以避免的,未來我們會加強宣導相關衛教知識」。

陳映庄在臉書「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發文,提到「每次開始打新的疫苗時,媒體總是會把打完之後的任何狀況拿來報導,然後通稱為『不良反應』」而暈針就是其中之一。

他說明,暈針的人是打針的時候,因為「恐懼感」激增刺激了交感神經(該神經一般控制與興奮相關的行為,如打鬥、逃跑),加速心跳和血壓上升,然後身體為了矯正這個情況,會靠迷走神經(支配大部分呼吸、消化系統的腦神經)去穩定身體,讓心跳和血壓下降,但一個不小心降的太多就頭暈倒下去。

陳映庄表示,嚴格來說,暈針不能算是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只是「被打針的人自己嚇自己」把自己嚇暈了。遇到這種狀況不用太緊張,把針移除平躺休息一會兒,泡杯茶暖暖身子大多很快就恢復了。(只有極少數嚴重情況會用到藥物治療)

他補充,「飢餓和疲勞的狀態下暈針的機會比較高」,最好睡飽和吃點東西再來打針。另外就是放鬆心情、不要緊盯著針看,把頭撇開配合慢慢的深呼吸,也能避免過度緊張的問題。

陳映庄提醒民眾,如果已知有容易暈針的體質也請提前告知醫療人員,才能事先做好準備(例如讓您躺著打針),避免暈倒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