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上週舉行百年的黨慶,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天安門上宣告「中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連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看見大陸官媒《新華社》對此的報導後,隨即於個人推特、微博上表示,「中國取得的經濟繁榮令人讚嘆,我鼓勵大家都親自去看看。」
但彭博新聞社在6日刊出的專文〈When 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Maybe Never〉(中國何時能統治世界?也許永遠不會)報導中,不看好中國的經濟,認為反而是從疫情中復甦的美國經濟有強大的力量。在改革失敗、國際孤立與金融危機之下,中國陷入停滯,甚至步上日本經濟泡沫的後塵。
在新冠疫情早期,中國確實將疫情控制得宜,美國則是面臨死亡人數多、經濟嚴重衰退。不過在快速施打疫苗後,美國經濟迅速復甦,中國似乎錯過了超越美國的時機。
而在經濟方面,美國總統拜登沒有推動更新基礎措施、無法擴大勞動力,中國假如堅持經濟改革的話,確可能會在2031年取代美國。但是,中國的經濟改革進度並不理想:關稅與其他貿易障礙在阻擾中國進入全球市場、歷史上新高的新冠疫情債務、中國官方的經濟數據可能被誇大等,中國可能重蹈日本覆轍的危局。
另外,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讓中國的人口紅利快速流失。中國政府意識到了人口紅利耗盡的風險,中國的人口政策從「一胎化政策」到「全面二孩」,到「開放三胎」,但房價與教育費用居高不下,讓生育率持續沒有起色。中國政府只好提高退休年齡,延長老年人的工作時間,減緩人口老化帶來的衝擊。
在基礎建設方面,中國似乎也出現了問題。中國經過了多年的高速成長,鐵路、工廠、機器人、5G建設等,出現產能過剩、蚊子館等狀況,都說明了中國資本支出的問題。大多數西方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若要提升生產力,就必須進行改革,包括廢除戶籍制度、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降低外資進入中國的門檻。不過中國整合勞動力與資本的效率僅有美國的一半,即便到了2050年,中國的生產力可能也只能達到美國的70%。
中國的國內改革緩慢,加上在國際上受到孤立,這兩者的結合可能會引發另一種極端情況:金融危機。2008年中國的信貸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40%,但現在已經迅速飆升至290%,其中新冠疫情的刺激經濟方案是最大的一個原因。
「中國有一個總體目標,成為世界上的領先國家、世界上最富裕以及最強大的國家,在我的任期之內,這些事都不會發生,因美國將會繼續成長與擴張。」拜登在擔任美國總統後的首場正式記者會中說道。拜登親自宣示了阻擋中國實現的目標,因此《彭博》認為美國積極邁開經濟成長腳步,中國也就更不容易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