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百年大旱,但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28)日指出,地方政府早在2012年就應該能掌握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用水缺口,卻沒有完整的規劃。根據水利署的研究指出,各縣市2030年將面臨更嚴重的缺水難題,其中以台南、高雄每日各缺63萬、62萬噸最多。

綠色和平表示,2020年夏季罕見沒有颱風登台,但氣候變遷造成的缺水危機其實早有預警,甚至能提早防範,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台灣地區各水資源分區因應氣候變遷水資源管理調適能力綜合研究》指出,若氣候變遷未得緩解,2030年台灣各縣市將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其中以台南市、高雄市的供需缺口最大,每日缺口分別為62、63萬噸。

綠色和平進一步指出,將高雄市2030年缺水量全數換算成工業損失,相當於每日蒸發新台幣70.5億元,反之,若將高雄市2030年供水缺口全數由民生用水承擔,每人日用水量需減少60%。至於新竹縣市因為有全台產業營收最高的新竹科學園區,現在單日用水就達15萬噸,缺水造成單位產值衝擊最大,研究指出,新竹縣市2030年將日缺20萬噸水,等值每日蒸發57.1億元新台幣。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劉羿君表示,這次的旱象明顯影響民生及工業,但從經濟部報告發布至今將近10年,台灣仍分別在2015、2018、2021年發生3次「旱事」,其中,新竹、台南、高雄更經歷6次程度不一的限水措施,地方政府早知台灣的缺水風險但無行動反應,才導致各行各業及民生用水現在一起遭殃。

劉羿君質疑,這次所謂的「百年大旱」是10年前就該發布的緊急警報,地方政府是否因為過去乾旱未達限水標準,便僥倖不做長期規劃,非要等到事態嚴重才「臨渴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