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英國、加拿大陸續對中國祭出制裁,批評中國侵犯新疆維吾爾族及穆斯林的人權,這是美國二度制裁中國官員,歐盟則是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首次對中國採取此類懲罰措施。時事評論人楊威指出,中國在上週會談對美國使出「戰狼外交」是誤判的決策,認為拜登政府會比川普政府軟弱,沒想到不但遭美國制裁,連歐盟等國都跟進,不過若想讓中共就範,必須有更強有力的經濟和科技制裁,否則難以奏效。
《大紀元》引述楊威的評論,指出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中美會談中的「戰狼式」表演,將中美難得的對話機會搞砸了,如今美國再度祭出制裁,中美關係並沒有因會談看見真正的緩和。
楊威表示,22日歐盟、英國、加拿大也宣布制裁中國,但中國卻未記取教訓,幾乎同時宣布對歐盟的反制裁,還嗆「不要再以『人權教師爺』自居」,中歐關係降至冰點。不過楊威點出,中國對美國及歐盟的態度明顯不同,會談上雖然楊潔篪和王毅砲火猛烈,但事後中共外交部和黨媒很快降溫,從中國媒體的報導也可看出中共高層其實希望中美能繼續對話。
楊威認為,面對美國的關稅和科技制裁,中共高層實際有求於美國,但骨子裡又太想爭霸,並認為拜登政府會比川普政府軟弱,且美國在此次會談中並為追究新冠病毒(COVID-19)的責任歸屬,也沒有再提中國對於疫情資訊的不透明,是被中共認為拜登政府軟弱的原因,甚至誤判做大的機會來了,所以才放膽對美國實施戰狼外交,沒想到在中國騎虎難下之際,歐盟等國也相繼制裁。
楊威指出,歐洲的制裁雖然時間點恰好,但還遠遠不夠,若真想令中共就範,就需要更強而有力的經濟和科技制裁,美國前總統川普和前國務卿蓬佩奧都已經畫好了樣,照做就行了,「對待中共政權,若沒有強勢的反擊手段和槓桿,就難以奏效。」
在歐盟當地時間22日宣布制裁中國官員後,中歐關係陷入緊張。 圖 : 翻攝自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