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世界水資源日,然而台灣水情持續吃緊,至今已有5座水庫有效蓄水率低於10%,有立委指出農業圳路漏水量高達30億公噸,嚴重浪費水資源。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為了提升灌溉效率,以及減緩供水壓力,已經著手進行強化管路灌溉設施、調蓄設施等工程的興建。

台灣遲遲等不到與水解渴,寶二水庫、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德基水庫、霧社水庫有效蓄水率都跌破10%。今日立法院也邀請農委會、經濟部報告農業水資源調度及利用效率,與水資源調度問題。有立委指出,農業灌溉圳路每年漏水率達30%,漏水量高達30億公噸,應改善相關問題,且農業用水佔所有用水的70%以上,有重新分配用水的必要。

對此,農委會官員表示,農業用水有近70%是取自河川水及地面水,如果不取用,大部分也是流入大海或蒸發,取自水庫及地下水各只佔約13%及17%。而陳吉仲也指出,農業用水有涵養地下水用途,可以減輕地層下陷社會成本,是無法單純從帳面數字看出來。

至於農業灌溉圳路每年漏水率達30%的問題,陳吉仲表示,確實應該提升灌溉效率,目前已著手行強化管路灌溉設施、調蓄設施等工程的興建。同時為了因應極端氣候可能成為常態,農委會也擬定了三大策略,包含短期「輔導農民節水調適作為」,推廣節水設施;中期「加強計畫性用水方案」,加強引水蓄水設施、大區輪作制度;長期則為「提昇農業耐旱韌性」,布建智慧灌溉系統、研發耐旱品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