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法國性別平權者要打的是語言戰。 

就在婦女節前夕,法國60名議員提出新法案,禁止負責公共服務任務的法人使用含陰陽性的「包容性書寫」,旨在減少性別歧視的官方文書,並避免「整個法語遺產都會因此冒上消失的風險」。 

語法討論顯然反映了社會內部的深切關注。保守主義和現代主義的辯論強調了當代世界中出現的對中立性的迫切需求,以及,法語則具有深刻的性別歧視性。面對瑞典人竭盡全力消除其本國語言中的性別不平等,以及越來越趨向於性別中立語言的歐洲鄰國,法語仍然是歐洲最具性別歧視的語言變得忍無可忍。

對於性別平權者而言,法語中的性別歧視可由從十七世紀的歧視女性的文法規則中看出,法語中表示職業或頭銜、稱謂、職務時,不管當事人是什麽性別,一律使用陽性形式,這是父權文化的一部分。

圍繞女性化頭銜和職業的周期性嘲弄反映出一種不安,性別平權者認為,在語言的歷史上,陽性勝過陰性的規則或通過系統地使用陽性來中和職能和職業名稱的規則,是到17世紀才被強加,通常是出於性別歧視動機。而日常的經驗也指出了社會刻板印象和語言刻板印象之間的相關性,會自發含有偏見的認為醫生是男性,護士是女性,律師的規則變化是陽性,秘書則是陰性。

推動性別平權因此大力推廣「包容性書寫」(inclusive writing),包含陰陽性的書寫方式在拚詞和構句中注重體現男女平等,在單詞末尾加上陰性詞,並用逗點隔開,進一步加強女性在社會上的存在感。2015年,法國高級平等委員會(High Council for Equality, HCE)以「語言反映社會還有社會對世界的想像。因此,一個將女性隱形的語言,是一個認為女性扮演次要角色社會的標誌」的概念,鼓勵民眾使用「包容性書寫」,對抗性別刻板印象。 

越來越多的新聞和出版組織採用與女性結合在一起的職業稱謂,一些企業也在他們的公關稿中使用性別中立概念,學者認為,這有助於減少文化差異,尤其是當他們歡迎外國員工時。此外,這也是一個形象問題,#MeToo運動喚醒了人們的意識,並促使企業在溝通中保持警惕和尊重。

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卻大張旗鼓的反對性別平權者倡導的新書寫方式,認為這套書寫法則會給法語帶來致命的缺陷,會增加詞句中的語法符號,使詞句難以辨認並產生混淆和歧義,最終導致語法不協調均勻,而且會在瀏覽朗讀讀音等多個環節,給書寫者和閱讀者帶來困難。加重法語教學任務,複雜性也會給讀者帶來困難。擔心被天保守主義標籤的法蘭西學院強調,並非墨守成規,而是為了法語的未來,荒謬的書寫會給法語帶來「致命的危險」。

2019年法蘭西學院與時俱進的同意職業類名詞的陰性化,從80年代法蘭西學院明文禁止使用職業名詞女性化的論戰終於告一段落,從女性部長到作家、法官等職業名詞,都有了陰性專稱,學院認為,「考量到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只要在不違背語言的基本使用規則,各樣女性職位的語言都能被認同。」

但是,對於「包容性書寫」,法蘭西學院認為,這是個畸形產物,會讓法文更加複雜,因而阻礙其發展,讓人去學更簡單普遍的語言,法語在世界的榮光地位就會不保。

議員提出的法案指出,男女追求平等的鬥爭是公平的,但是有時候會走上一條令人困惑的路。例如,中性詞彙會加大學習正規法語的難度,甚至可能威脅到整門語言的生存,通過介紹性別規範,加強的是與包容性相反的分離概念。議員們認為,通過宣稱取消性別對立,實際上只是將其系統化,新書寫必定會增強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對立效果,造成相互排斥,並加劇早期的學習困難。議員們尤其不滿培養法國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名校,例如巴黎政治學院,強制在學校使用「包容性書寫」。 

其實,2017年法國總理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已發布禁令,要求所有官方文件不准使用「包容性書寫」。總理府指出,「陽性就是中性,可以適用於指稱女性的詞語。」為避免政府法律文件中的正式語言用字不清,特別是出於可理解性和清晰性的原因,政府各部門都不該使用「包容性書寫」。

然而,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經在演講稿裡引用這套新書寫方式,以鼓勵新書寫法則的應用,不過,教育部長布朗凱(Jean-Michel Blanquer)拒絕使用,認為會給法語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