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緬甸軍政府發動政變,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等政府高官更遭逮捕,給國際社會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不少國家也發布聲明譴責。而緬甸的正式名稱是「Myanmar」,但在美國官方發表的正式文件中,卻僅稱緬甸為「Burma」。有學者向外媒指出,使用哪個名稱是政治敏感話題,是「站在哪邊」的代表。
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政府的白宮、國務院所發布的官方文件中,都將緬甸稱呼為「Burma」。對此,白宮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表示,Burma代表官方立場;但在外交交流時,則是使用Myanmar。
1989年時,執政的軍政府將緬甸的名字「Burma」改成「Myanmar」,原因是因Burma一詞僅代表緬甸最大的緬族(Burman),但其餘134個少數民族卻未被涵蓋在內,遭質疑恐有種族歧視之嫌。此外,還有另一種解釋,認為軍政府改名的原因是為了擺脫英國殖民時期的痕跡。而即便Myanmar的名稱受到了聯合國及多國承認,然英美兩國則認為此名稱並未獲人民同意,故不具法律效力。
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語言學榮譽教授理查.寇茲(Richard Coates)也向《美國之音》透露,選用哪個稱謂等同於「站在哪一邊」,是政治敏感話題,認為拒絕使用Myanmar一詞,也表現出其對軍政府的反對立場。
而對於自己為何是使用Burma,而非官方名稱的Myanmar,翁山蘇姬也曾經回應,這是因國家名稱的改動並未經人民同意,但在必要場合,她也會使用Myanmar來稱呼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