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副總統拜登告訴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我有你的頭髮,就會是美國總統了」。10年後,當年兩位副元首都坐上大位,拜登的關注無疑將轉至習近平頭皮下的思考。

民主黨籍的拜登將於美東時間20日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就在他就職前夕,持續7年、已進行35輪的歐盟與中國全面投資協定(CAI)談判終於達成;此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以及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等亞太15國才於去年11月簽署談判多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兩件事放在一起看,拜登上台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美國的戰略思考已然浮現。旅居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說,習近平想的是多加防止美國如何與盟友聯手加強施壓中國。

鄧聿文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越洋電話訪問時表示,川普主政的4年,中美關係墜入低點,除了貿易戰,華府並聯手盟國,設法限制中國的第5代行動通訊(5G)技術,並在台灣議題、香港抗爭、新疆人權等方面與北京對立。

此外,難擋川普政府攻勢,中國的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產業也面臨巨大難關。

美國大選前後,有報導說,拜登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時期,與習近平頗有接觸,彼此有交情。

2011年6月兩人在義大利羅馬會晤時,頭頂稀疏的拜登告訴一頭黑髮的習近平說,「如果我有像你一樣的頭髮,我就會是美國總統了」。同年8月拜登應邀訪問中國,拜登在習近平介紹中方與會人員時重覆了這句俏皮話,並在習近平陪伴下參訪北京和四川;2012年2月習近平率團回訪時,拜登也是全程陪同。

因為這些「情誼」,有輿論猜測,川普任內中美全面緊張關係或許可在拜登時代緩和。

不過,當年兩人在外交上的融洽互動已時移事往,鄧聿文說,在美國國內氣氛及兩黨這些年形成的「抗中」共識下,川普任內對北京採取的遏制措施,大致上不會隨著他的卸任而消失,「川(普)規拜(登)隨」是可以想像的情況。

他表示,對於中國問題,拜登政府的策略和做法可能會有不同,但是「方向、框架、軌道」是一致的。對此,習近平必定了然於胸,也採取相應的做法,包括現在和未來「被迫對美國盟友做出讓步」。

他說,美國和歐洲都有「遏制中國」的想法,但卻各有利益,這次歐中投資協定在北京策略性讓步下完成談判,而協定達成前,未來的拜登政府曾暗示希望歐洲聯盟(EU)「緩一緩」,但結果顯示歐盟國家基於自身利益與美國在遏中作法上的分歧。

「紐約時報」之前也引述分析表示,與盟國建立「統一戰線」是美國新政府與中國競爭、遏制中方影響力不斷成長的計畫重點,北京當局顯然預見這項政策的潛在威脅。

北京因此在拜登就任前搶占外交先機,接連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以及達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些將使拜登政府未來在與盟國聯手遏制中國威權主義及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上面臨困難。

紐時表示,儘管美國盟友對習近平的強權統治感到不安,北京的友好姿態也無法平息國際社會對其壓制性政策的憤怒,但中國卻會用商業利潤的誘惑撫慰批評者,這將削弱拜登政府的影響力。

鄧聿文也抱持相同看法,並預測:「未來4年,拜登和北京的交手,可能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