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浪越來越大,在礁石上的紫菜苗,也在潮起潮落中慢慢長大。馬祖東莒島上的居民,利用風浪稍歇的短暫片刻,下懸崖、頂風浪,冒險在濕滑的礁石上採收紫菜。剛採收,半乾半濕的紫菜一斤上看千元,就像在宜蘭蘭陽溪出海口冒著凜冽寒風扒鰻魚苗一樣,馬祖東莒的紫菜,也是老天給勇敢與大海拼搏的人的年終獎金!

今年元旦強烈冷氣團來襲前兩天,東莒意外的吹起南風,風平浪靜,是整個冬季少數幾天可以到岸邊礁石摘採紫菜的日子,住在東莒福正村的村民鄭玉貴,利用農曆十五的大退潮,趕緊到他住家附近的海邊摘採紫菜。他從島上一處陡坡下切到海岸,陡峭的山壁處處是早年防老共水鬼上岸的碎玻璃片,鄭玉貴趕緊腳步,天黑前,只有一個多小時可以採收紫菜。

「找到紫菜了!」在一處比他還高的礁石上發現紫菜,密密麻麻黑黑的一大片!他戴上一副全新的白色工作手套,用手搓紫菜,再由下而上將附著在礁石上的紫菜摘採下來。據馬祖作家劉宏文表示:『採紫菜有一種自製工具叫「刮筅」,方便把紫菜從岩石刮下,但連帶也會混入砂粒、海草等雜質,清理費工。真正高檔的紫菜是以手搓,最好在日出前的短暫時間,紫菜柔順勃發;等太陽現臉,糊成一片,黏趴在礁岩上,採摘就困難了』。鄭玉貴就是用雙手搓,而不靠其他工具,採收的是最上等的紫菜。

鄭玉貴採完紫菜返程途中,他徒手爬上將近90度、又滑又濕的峭壁,雙手緊抓礁石,再用腳的力量蹬上去,才爬上那段峭壁,過程相當驚險,也讓人深深感受到下懸崖、頂風浪冒險摘採而來的紫菜得來不易。紫菜雖是老天給勇敢與大海拼搏的人的年終獎金,但是這年終獎金幾乎是拿命來換的!鄭玉貴的老同學曹祥如看到鄭玉貴攀岩採紫菜的驚險畫面,不禁臭罵他一頓:「你不要命啦!」

鄭玉貴採完紫菜後,和他的老同學一起晚餐。餐桌上那一鍋有魚有菜有麵,紫菜是現採的,野生烏魚也是鄭玉貴放網抓的,蘿蔔、芥蘭是他的老同學曹祥如種的,魚丸是老同學的姊姊現打的,濃濃一鍋的海味,食材全來自東莒的土地和海裡,果然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家劉宏文說:『這鍋海貨,魚丸、烏魚(馬祖人叫ㄊㄧㄢˋ)、紫菜,是最地道的先民吃食,現在大概只有東莒才有。魚丸常見,紫菜也有(許多是對岸來的),烏魚季節限定(可遇不可求),三者共「焵」(馬祖話,意指不同食材混在一起熬煮,是物質缺乏年代很樸素的煮食方式)就稀有了!』。

紫菜長在東莒島迎風面的礁石上,要等到風浪轉小,才有辦法靠近摘採紫菜,東莒福正村民鄭玉貴從這個陡坡下切到海岸,還要走將近十分鐘的路程才能走到有長紫菜的礁石。   圖:張良一/攝

風平浪靜的好天氣,可能是整個冬季少數幾天可以採紫菜的日子。鄭玉貴揹著竹簍尋找有紫菜的礁石。   圖:張良一/攝

鄭玉貴在一塊比他還高的礁石上哥採礁石上發現紫菜。   圖:張良一/攝

礁石上滿滿的紫菜,黑黑亮亮的!半濕半乾的紫菜在東莒,一斤上看千元,這是老天給勇敢與大海拼搏的人的年終獎金!   圖:張良一/攝

滿滿的紫菜順利摘採回去後可以有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潮水慢慢上漲,摘採紫菜到什麼程度,考驗人心。   圖:張良一/攝

鄭玉貴就是用雙手,而不靠其他工具把附著在礁石上的紫菜摘採下來,是最上等的紫菜。   圖:張良一/攝

鄭玉貴採完紫菜返程,徒手爬上將近90度、又滑又濕的峭壁,過程相當驚險,也讓人深深感受到下懸崖、頂風浪冒險摘採而來的紫菜得來不易。紫菜雖是老天給勇敢與大海拼搏的人的年終獎金,但是這年終獎金幾乎是拿命來換的!   圖:張良一/攝

   圖:張良一/攝

馬祖冬天風大但乾燥,採回來的紫菜曬兩天就乾了!風乾後,取一小搓紫菜加上東莒地產的蘿蔔和魚丸,簡單的料理滿溢著鹹鹹的海風和海的味道,是馬祖東莒冬季的常民美食。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