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每日新聞(Tagesschau)日前以中國通往大國道路為題,關注中國下一個五年計劃,文章認為對在中國發展的德企而言,未來可能變得更為艱難,因為新的五年計劃將著重於自身經濟的獨立性。另外,看似抗疫成功的中國能當成楷模嗎?《法蘭克福匯報》提出質疑表明,別忽略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喪失。 

德國之聲轉述,經濟和技術創新將幫助中國經濟及社會,在2035年前成為一個中國自稱的大國,因為中國政府領導層希望使國家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原因是世界各國對共產黨的不信任感加劇。從長遠來看,這將意味著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活動將比現在更加困難。 

另一方面,《法蘭克福匯報》以文章拿中國當榜樣?(Vorbild China?)為題寫下,中國順利度過了疫情,經濟也迅速回復,西方國家開始考慮是否拿中國當榜樣,不過德媒警告,切勿忽略中國打壓人權以及限制言論自由等情況。 

中國疫情似乎已基本獲得控制,人們在酒吧里歡慶,可以上博物館、出門旅遊、參加音樂會。 這樣的成功具有吸引力,就連熱愛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德國人有時也會羨慕中國的道路。但請注意:中國政府將數百萬人被關押在生活條件艱苦的再教育營中,幾乎所有言論都遭到監控,甚至指示大幅改寫聖經裡的幾個段落,讓耶穌基督支持死刑判決。這些情況有時候被嚴重忽略。

德媒也引述法國知名思想家、政治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名言:世界是個奇怪的劇院。有時候最糟糕的劇目會獲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