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存從史前到當代、從經典到庶民文史資料的「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將於明(17)天台灣文化日正式上線!文化部李連權次長表示,「一個國家沒有記憶,就沒有文化。」而這是台灣最豐富的記憶庫,收藏百年來的珍貴記憶,目前累積超過270萬筆資料。

270萬筆資料中,包括解嚴前警總在商家「查禁書」的真實畫面,還有被封禁與銷毀的老漫畫,都能找到,未來也希望全民共有、共寫,除了教育功能,還能跟影視音產業結合,成為有產值的資料庫,盼能承襲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精神,傳承台灣文化生命力。

文化部經過3年努力,整合22個縣市政府、117個民間單位、18個中央跨部會及12個文化部部屬博物館,共同協力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至今共計收存多達270萬筆以上資料!包括「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紀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完整的操偶手藝、「微笑唸歌團」蒐集楊秀卿老師等說唱藝人,以及當時藥商與電台的唸歌資料,展現台灣早期庶民傳唱記憶。

此外,還有風靡台灣5、6年級的《諸葛四郎》的7000多頁漫畫、1000多筆手稿數位保存、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灣小故事101》、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本草圖譜》數位博物館,提供台灣完整植物圖像。

李連權表示,計畫推動至今,從無到有,文化記憶是國家歷史最重要的部分,國家文化記憶庫就是是台灣的文化銀行,除擁有豐富的台灣文史資料庫,並透過開放授權,讓素材自由流通,同時也是容易親近的活資料,讓全民都能透過記憶庫追尋文化的根,更能與影視音產業結合,進一步創造產值。

文化部說明,「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的特色亮點包括:

一、建立完整的台灣文化內容共構平台:收錄以台灣為主的各博物館特色典藏及在地記憶素材,從史前到當代,從經典到庶民,從台灣重要文化人物如郭芝苑、葉宏甲、陳錫煌,到全台各地不同社區或社群的在地文史紀錄,一站到位。

二、建立以時空資訊整合台灣文化的智慧應用系統:開發以時間或空間為軸線的展示及智慧檢索功能,並以數位博物館「看故事」、「逛展覽」的主題化方式,再現台灣文化DNA於多元應用場景。

三、建立文化資料開放授權規定,提供素材更多轉譯創用的可能:接軌國際創用CC授權標示,目前全站達「非商業性使用」層級之資料達52%(近147萬筆),加速文化內容流通與便於取用。

四、推動由下而上共筆書寫台灣的文化運動:重視經典以外的常民經驗,加強民間記憶之收存,因此,更提供創作功能,讓民眾可自主貢獻和分享記憶,實踐台灣新文化運動。

五、滿足收存取用不同需求的台灣文化銀行:詮釋資料內容科普化,主題故事充滿趣味、親民,滿足教育、產業與社群之不同需求,人人皆可在此平台上收存取用,作為全民共享之文化銀行,作為台灣文化教育扎根及內容產業發展之最大利基。

文化部表示,未來將續推「國家文化記憶庫」前瞻2.0計畫,擴大主題式文化徵集,開發文化素材轉譯加值,進而結合AI數位科技,逐步建立文化知識圖譜,藉由文化力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是與時間拔河的記憶工程,珍藏台灣大時代下常民生活群像,以常民故事為本,無論是國寶級的匠師技藝紀錄、文學巨擘的手稿、台灣前輩藝術家生平創作,抑或是眷村、漁村中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皆收錄其中。

同時也建置讓民眾可以自主參與、共同協作的系統平台,還有社群互動機制,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由下而上擴大建構完整的在地知識與庶民記憶內容,讓不同族群的歷史經過知識體系的鏈結、多元觀點的詮釋,成為民眾容易親近理解且有共鳴感的原生文化資產。

文化部提到,期待全民善用數位時代社群協作能量,挖掘、記錄與書寫台灣文化記憶,豐厚台灣文化的沃土,讓你我的記憶和故事,在島土生根滋長,繼往開來。

文化部李連權次長於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站上線啟動儀式致詞。   圖:文化部/提供

桃園市文化局黃蘭燕科長,分享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眷村相關素材之歷程與成果。   圖:文化部/提供

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有限公司,導演楊力州分享紀錄片《紅盒子》主角陳錫煌師傅操偶故事。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