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乙未戰爭」中擔任軍醫的氏家匡介,是第一批來到臺灣的「公醫」。1896年,30歲的氏家,聽到臺灣總督府衛生課長加藤尚志正在東京招募「臺灣公醫」的消息,就立刻前往應徵,在被錄取之後跟著其他15名「公醫」,再次踏上臺灣土地。

加藤尚志課長在日本募集的對象,是像氏家匡介一般,已經擁有行醫執照的西醫師,同時祭出「天價」待遇:派任臺北、臺南等一級都市月薪50圓(合今日19萬元),銅鑼圈庄、荖濃庄等二級城鎮月薪60圓,偏遠鄉鎮、山區月薪100圓。此外,還可以兼任當地學校、工廠特聘醫師當成「外快收入」,甚至可以自行開設診所收取診斷、藥品、手術費用。但是,即使開出這樣的條件,願意前來臺灣擔任「公醫」的還是寥寥無幾。說實在的,如果在日本「過得去」,誰會願意遠離家鄉,到一個傳染病橫行、連上下水道和電力設施都沒有,甚至在荒郊野外還會遇到土匪與「出草」被砍頭的地方?不管是不是迫於無奈,還是擁有博愛精神,願意到臺灣赴任的內地籍「公醫」,人數就只有在百人以下,距離後藤新平期望中的300人數字相去甚遠。

依照後藤新平構想,在1896年6月發佈的《臺灣公醫規則》,對於派任有以下規定:「公醫」除了於接到總督府或官廳派任書五天之內,就要收拾包袱舉家搬遷到勤務地點報到之外,出外旅行、生病休業、聘用解雇助手都要得到廳長許可,否則就要被罰錢或吊銷執照。而且每天還要寫日記、交月報表,經由當地警察、衛生機關查核,並永久保留存檔。這個意思就是「在擔任公醫期間,所有事情都要留下證據」,一旦有事,跑也跑不掉。在1907年之前,兩年一聘的「公醫」還直接受到總督府監督,之後則改由地方政府監督,所以身為公務人員拿國家薪水,自然必須受到種種限制。

氏家匡介到臺灣之後先被派到彰化,1899年被轉派到苗栗,1900年在服務的苗栗街開設了「同仁醫院」,之後還成為苗栗街協議會員,身為「公醫」的角色則持續到1934年他68歲那一年為止。「公醫」日常工作非常繁重:各種傳染病與花柳病預防治療工作、鴉片上癮者診治與控管、種痘、中毒事件處理、衛生醫療統計等;同時還要負責針對醫師、醫生、產婆、針灸、按摩業者的督導,上下水道、學校、機關、公園、居家道路環境、飲食業者、市場、公共浴室、旅社的衛生稽查,以及港口、船舶、火車檢疫。此外還有勘驗屍體、開立死亡證明、精神病診斷,連急難救助與貧民救助都在工作範圍之內,真可以說是「包山包海管很寬」。同時由於「公醫」所屬的衛生機關,是配屬於當地警察單位之下,所以「公醫」的角色其實是介於「醫師」與「警察」之間,具有一定的國家公權力與強制性。

1897年,臺灣雖然創立了「總督府醫學校」前身的「醫學講習所」,招收臺灣本島學生,但因為民眾對新政府、西式醫學的信心與認同尚未建立,所以跟我們今日的認知正好相反,政府反而要去拜託家長讓學生來就讀。第一期本島人願意入學就讀的只有30人,其中25人因為課業繁重、住校管理嚴格不久就主動走人,最後順利畢業的醫學校生只有5人。由於疾病與疫情不會等人,在「臺灣人不想讀」、「日本內地人不想來」的困境下,為了跟時間賽跑,1898年總督府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公開招募「臺灣公醫候補生」。錄取後進行基本的衛生、語言、內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眼科、法醫等基本訓練,在6個月速成結業後派遣下鄉。所謂「臺灣公醫候補生」,其實就是「預備公醫」,對於任所、開業地點都有限定不得跨區,因此又被稱為「限地醫」,月薪30圓(合今日11萬元)比現在臺灣的住院醫師還要高,嘆!。

1908年開始,終於出現第一批臺灣本島人「公醫」,逐漸補足臺灣的「醫師荒」缺口。由於對統治者與西方醫學觀念的改變,有志於學醫的臺灣本島人越來越多,而且被認為是光宗耀祖。同時因為「公醫」始終在地方醫療的第一線,在地方上可以迅速累積人脈,有些醫學校畢業生寧願選擇「公醫」,也不想成為「開業醫」。像191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的頭份人高阿榮,於臺北「赤十字病院」實習一年多之後,被派任至臺東醫院,1921年在臺東里壠(關山)擔任「公醫」,長久經營之下不僅開業行醫,還創立了「里壠信用組合」,成為銀行家。

(文摘自:《百年戰疫,〈抗疫最前線之「公醫」好忙〉》作者:王佐榮 蔡蕙頻

氏家匡介出生於1866年的岩手縣,1890年畢業於明治初期專門培養西醫的「東京醫學專門學校濟生學舍」,到1900年該校廢校為止共培養了近萬名「醫術開業」考試合格學生。氏家匡介在1896年來臺擔任「公醫」之後,持續留在臺灣發展超過40年。下方文件是1900年由總督府衛生課長加藤尚志具名,上呈給當時擔任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關於派任氏家匡介至臺中縣苗栗的「臺灣公醫」簽呈。加藤尚志除長期任職於衛生、醫療相關單位之外,還擔任過彰化廳長、臺北廳長等職務。(圖:國立臺灣圖書館/文:王佐榮)   圖:蒼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