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總今證實,前總統李登輝與世長辭!北榮稍早發出聲明如下:李前總統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無法挽回,於7月30日19時24分與世長辭。對此,立委陳柏惟在臉書發文稱,李登輝思想打造台灣主體性。

陳柏惟在臉書寫下,李登輝前總統不僅在台灣民主化的篇章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領導的許多政策,也形塑了21世紀初台灣的政經結構、自我認同、以及國際關係走向。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陳柏惟認為,李登輝思想包含台灣主體性的形成,他任內增修憲法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憲政工作,正是建立中華民國由台灣人民授權,已和中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的事實。李登輝世代已經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點,李登輝思想包含對中國的戒心,李登輝時代雖然不再稱中國為「匪」,並終止對中「內戰」狀態(即動員戡亂時期),但當整個中國國民黨都快速從反共甩向親中的時候,李登輝卻強勢的站在了「疑中」的立場,並在1996年推出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強勢西進」的呼聲。

第三點,李登輝思想包含立足亞太的海洋世界觀,李登輝任內,加強與日本以及東南亞關係,並推動「南向政策」,然而卻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等外在條件影響而成效有限。在馬英九任內,中國國民黨重回加速親中、安撫美國路線,「維持美中台三角關係,但終將傾向中國」成為藍營隱藏的指導風向。而在蔡英文上台後,對日關係改善,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又走回「李登輝路線」。

簡言之,李登輝時代,在透過合縱連橫的手法擺平了蔣家黨國體系後,逐漸將中國流亡政權,轉變為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權。雖然,在李時代,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去殖民化,只解除了殖民權貴的壟斷,而未撼動與之合作的騎牆派利益團體,而使公民社會的建立未能盡全功。但以李處境之艱難、黨內地位之兇險,漸進式的「改變國體」已屬不易。

而在李登輝時代,對抗強權壓迫,而不追求壓迫弱小的「台灣國族主義」正式誕生,在他執政下出生的一代,有可能成為「台灣國」狹義上的第一代國民。若是台灣在驚濤駭浪中站穩陣腳,在我們子孫的時代裡,成為太平洋西緣美麗強大的富饒島國,李登輝總統,將以民主的推手,獨立國家的先行者,力抗中國霸權的政治家,永遠留下在台灣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