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將修訂《聘約人員人事條例》,將國考公務員和聘約人員「兩軌制」,引發各界熱議,曾任職外交人員的劉仕傑也出聲,他表示,許多約聘雇人員的工作量相當大,「在勞動市場上是尷尬的存在」,法制化是正確的方向。

劉仕傑列出三個支持的理因。他指出,以外交部來說,許多約聘僱人員工作量非常大,也會經手涉密的公文,在機關不可或缺。雖然一年一聘,但每年都會續聘。這些辛苦的同事,既非公務員,也不受勞基法保障,在勞動市場上是尷尬的存在。因此劉仕傑認為政府想要讓聘約人員權益法制化,是正確的方向。

第二,劉仕傑表示,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在人事總處兩天連發三篇文謅謅的新聞稿後,仍然無法有效地向外界溝通,這是一個警訊。人事總處的對外溝通,在這個案子上是不及格的。

劉仕傑表示,民眾會有疑慮,是因為:首先是公務員考試擠破頭,每年落榜考生不在其數。既然考試如此難考,名落孫山者何其多,當然對於這所謂的聘約人員人事錄用非常敏感。先不說此條例錄用者是否為正式公務員,但這的確是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且是公家機關,自然遭人眼紅。

但劉仕傑強調,口譯哥跟張仲傑當然是兩碼子事,完全不一樣。口譯哥爭議爆發時,劉曾公開替他辯護,覺得他應該能力相符。這段時間過去,口譯哥的能力在外交圈可受公評。

最後,劉仕傑提到,長期來說,公務機關的用人,的確需要更彈性化。台灣面對中國網軍及一流駭客的攻擊,資安即是國安,政府迫切需要引進頂級資安人才。「但如果你是頂尖駭客,你會想去Google、臉書,還是政府機關?」

劉仕傑表示,所以政府勞動市場的確有彈性化的需求,但這一面兩刃的風險,就是所謂的酬庸。「請注意,我說的是風險,不是一定會有酬庸。」聘約人員人事條例草案 ,之所以引起那麼大的社會爭議,最大的癥結點是「相對剝奪感」,這個社會基礎如果不注意,輕可走上街頭,重可朝廷起義。這一點,政治人物應當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