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邊境衝突再次發生,雙方在6月15日、6月17日兩次接連在中印相鄰的拉達克加萬谷爆發暴力衝突。兩國守軍都指責對方蓄意越過實控線蓄意發動挑釁攻擊,造成人員傷亡。這次衝突雙方軍隊雖頗為節制未開槍,雙方僅用棍棒或徒手搏鬥互擲石塊導致傷亡。重要的還在中印雙方如何護喬利益互相滿足,兩國要開戰可說明不正言不順,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美聯社的報導說,這是中國軍隊1975年在印度阿魯納恰爾邦伏擊印度巡邏部隊造成傷亡以來,中印第一起致命衝突。這當然是要看衝突的定義了,這幾十年來,雙方雖然保持鬥而不破以及衝突區域化的原則,沒有讓鬥爭浮上兩國關係的優先事項,但若非刻意壓制,讓衝突強度不升高,否則雙方這麼厭惡對方的態度,武裝衝突甚至中印戰爭都有可能再次發生,尤其兩國邊境界線始終無法確認,又再加上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地區的對立,更使得這中印巴之間的關係始終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

印度政府說這次的衝突開始於五月初,中國軍隊進入印度控制的拉達克地區,在三個地點紮營及設立崗哨。印度官員說,解放軍無視他們多次口頭警告,還多次舉行操演高呼口號,導致雙方發生丟石頭及鬥毆。經多次會商,雙方同意部隊各自後撤兩公里。中印上一次的嚴重衝突發生於2017年,中印在兩國與不丹交界的洞朗地區修築道路,印度軍隊以「支持不丹主權」越界阻止工程,陸印對峙73天,最後透過外交管道平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還在那年於武漢舉行了兩國友好高峰會,增進了兩國關係。

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對峙衝突不斷起因於英國侵略西藏,導致中印之間對於邊境劃分難有定案,終至於糾紛連年不斷。中印又同為人口居世界前兩位的大國,雙方在地緣政治上的利害重疊,以及數十年來印度與中國不斷的戰略衝突與相互猜忌就使得雙邊關係時而緊張,時而鬆弛。

中印兩國邊界長達3,500公里,逾半個世紀以來多次發生邊界衝突,更曾在1962年爆發大規模戰爭。兩國領土爭議主要分為兩部分──在東段,印度控制被中國稱為「藏南」的阿魯納恰爾邦;在西段,新疆西部的阿克賽欽由中國控制,但印度聲稱擁有主權。以往衝突事件多發生於這兩個爭議地帶。

中印互疑不僅反映於國家安全領域,莫迪曾尋求北京認同印度在反恐、擁核與邊界三大領域的立場,但均未能如願。中國未能尊重印度在相關問題的立場,又在”一帶一路”的前提下加強了與巴基斯坦ˋ斯里蘭卡的合作關係,更讓印度覺得遭到中國勢力的包圍與限制,這也是印度對於”一帶一路”猶豫遲疑的原因。此外,印度對於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始終不信任,更在RCEP要簽署的前一刻仍決定暫時退出,這都說明這個南亞大國對於中國主導的南亞局勢抱持深深的疑慮。

加上中國建政後,雙方除了在邊界屢屢衝突外,中國更是直接介入南亞大陸的印巴衝突之中,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對抗,更使得雙方一向相互猜忌為主。

雙方態度強硬,會否導致對峙演變成大規模衝突?專家多認為,衝突的強度不值得冒險開戰,兩國一旦撕破臉,金磚組織與上合組織等國際合作機制都將受影響。中印雙方還是要找出雙方可以妥協與溝通之道,否則衝突不斷終會阻礙兩國之間的合作與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