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專法上路滿一年,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同家會)今(24)日表示,當社會逐漸接受同志伴侶締結婚姻,同志生養子女卻依舊是充滿爭議的「深水區」,同家會在多年的服務經驗中,發現同志家長不論是以何種方式生養子女,上百組的同志家庭皆面臨相同困境,在法律未看見同志家庭之前,們的孩子僅能有單親的法律保障。

同家會指出,2010年以來,同家會參與婚姻平權修法的推進,為的不僅是與伴侶締結婚姻關係,更是為了讓日夜照顧與愛護的孩子,終有一天擁有雙親的法律保障,除了在立法端的努力,同家會在2014年亦協助同志家庭進行司法訴訟,但法官仍以同志伴侶不是「夫妻」為由,駁回家長與子女建立親權的懇求。

同家會指出,20165月,立委尤美女召開「同性婚姻收養子女課題座談會」,同家會收養小組與家長受邀與談,分享實務經驗、親權現況與法案建議,當時有20多位同志家長,挺著肚子、或帶著孩子,或從中南部遠途來到現場,為了讓婚姻平權法案的討論,不僅看見同志伴侶的需求,也能看見同志家庭的存在。

同家會指出,同年11月,同家會與熱線、婦女新知、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Queermosa Awards共同組成「婚姻平權大平台」,跨團體推動婚姻平權法案,共同參與無數次的法案擬定會議、政治遊說、集會活動、媒體採訪,並擔起大平台的財務與行政業務,團體夥伴們一起經歷民法修正案、大法官釋憲、反同公投、專法版本的討論,終於在2019517日迎接亞洲第一的同婚專法通過。

對於同志家庭離真正的平權還有多遠,他們表示,根據司法院資料統計,已有30組同志家庭透過專法與子女建立親權保障,仍有許多家庭尚在收養過程中,但卻有同志家庭無法透過專法與子女建立法律關係。

同家會說,同婚專法排除了無血緣收養家庭,同志配偶不僅無法共同收養無血緣子女,也無法透過繼親收養,讓養子女與配偶建立法律關係,與收養家庭面臨相同困境的,還有跨國同志家庭,若其中一位家長來自尚未通過同志婚姻的國家,不僅無法締結婚姻,連爭取待在台灣照顧孩子.都需要比異性戀跨國家庭付出更多成本。

同家會質疑,為何同樣是建立家庭,同志卻需要跨越重重門檻?他們說,在歡欣鼓舞慶祝同志專法一週年之際,同家會未曾忘記同志家庭離平權還有多遠,們將連結友善政治人物與性別團體,持續倡議與推進專法未竟之處,包含人工生殖修法、協助無血緣收養倡議訴訟、爭取跨國家庭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