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台灣與解放台灣,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建政以來完成國家民族統一復興的終極目標之一。所以除非中國共產黨主動宣布放棄統一台灣的歷史任務,繼續再討論中國會不會武統台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台灣社會其實該認清的倒不是中國會不會武統台灣,而是要認清楚中國要武統台灣可不可能,不可能的原因何在,增強補短才能真的防衛台灣。
以「超限戰」學說出名的的中共解放軍退役少將喬良接連幾天對外談論「台灣問題」。媒體觀其論點,主要有三:一、「國家復興大業」優於「民族統一大業」,統一台灣不再是民族復興的主要任務。二、國際關係概念的轉變,經濟、金融等「其他主權」重要都跟領土主權一樣重要。三、「台灣問題」本質是「中美問題」,解決它必須等到中美爭霸分出勝負之後再說。
喬良的說法被認為是中國透過他的嘴表達對於近來傳聞不斷的兩岸戰爭論以及所謂武統台灣的說法。外界對其內容多有解釋,或認為中國正在試探外界對於中國即將武統台灣的反映;也有認為中國表明了要武統台灣,另一面也有人認為等中美爭霸有了結果再說,不啻案是中國正在放棄統一台灣的企圖。各種說法不一;但是毫無疑問,中國政府透過喬良的專訪清楚地傳達了中國對於和平統一已然絕望,武統成為中國統一台灣目前毫無懸念是唯一途徑。
直白的說,中國為世界第二大國,在軍事力量上跟台灣呈現一面倒的不平衡對立狀態,在經濟上台灣又大幅度的依賴中國的生產線與消費市場,所以中國真的要發動武統台灣,台灣真的毫無招架之力。然而,政治不是算數,只要分數較高就能動手,就有絕對的贏面,否則70年代越戰時期的美國勢力如日中天,80年代蘇聯侵略阿富汗,為什麼強國都無功而返?這中間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師出有名否,民心士氣與外國勢力是否介入。
首先,中國如果要出兵台灣,是否有正當的名義與理由。台灣國防部在2015年的中共軍力報告書,曾指出中國武力犯台的七種時機。(1) 台灣宣布獨立,(2)台灣明確朝向獨立、(3) 台灣獲得核武、(4)島內內亂、(5) 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6) 外國勢力介入台灣、(7)外國兵力進駐台灣。這些因素是否構成中國武統台灣的要件仍須視衝突發生時的狀況而定,但毫無疑問,台灣獨立、核武、內亂與外國勢力介入式中共出兵台灣的正當理由。
其次,民心士氣是否正面且強大。以反送中事件為例,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香港自身有沒有武力,又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深深依賴中國的供應鏈;然而在去年的反送中運動中,香港民眾萬眾一心的反對中國政府,中國政府由於師出無名又心中有鬼,這使得去年雖在口頭上對於香港事件說得振振有詞,中國政府卻不敢直接以暴制暴。香港的經驗也可以啟發中國政府,即使香港這麼彈丸之地,中國要處理與控制管理都不是這麼容易,何況是面積比香港大的多,又充斥高山峻嶺的台灣島。
最後,當然是美國的態度,長期以來對中國打台灣牌就一直是美國在操弄「中美關係」的籌碼,1972年中美破冰,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雖然放棄與台灣的官方外交卻從來沒有放棄掌控台灣,這當然就是因為台灣位於大陸陸權與海洋海權爭霸的軸心,也是西太平洋交通動脈中,東南亞與東北亞交易與交通的中心。誰能掌控台灣就能掌控太平洋,這也是中美爭霸日益白熱化下,美國反而越來越明白挺台的原因。
對於台灣問題,鄧小平曾說統一可以等一百年,習近平卻說: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無論是急或慢,70多年來,中共從來就沒有放棄武力犯台;台灣面對這麼巨大的手如何追求主權獨立與國家安全,一定要搞清楚優劣勝敗的變數何在,才是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