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為因應海內外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已正式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篩檢及分析技術支援平台」,整合國內資源,建立儲存以「血液」為主的生物檢體資料庫,並整合國內P3實驗室的專業能量,因應醫療、學術及業界的需求,提供病毒液測試、仿檢體測試、檢體測試、及病毒融斑抑制實驗等單一窗口的多元服務。

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說明,「新型冠狀病毒篩檢及分析技術支援平台」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生物檢體資料庫平台,這部分2月6日就收到指揮官的指令,表示因應各界需要、希望有系統性全面性的蒐集機制,因此於2月7日召集全國感染科專家,針對這樣的任務做了很多討論訂,最後訂出的決議是生物檢體將主要以「血液」為主,因不管是鼻腔還是咽喉腔的檢體,在運送及保存上都會有生物安全相關的疑慮。

司徒惠康指出,截至目前為止,該資料庫已蒐集74檢體,並有7機構提出申請(包含4個業界單位、3個學術單位),經審查後,有2個案子將在本週會提供檢體進行後續研發。

至於另一部分,司徒惠康表示,則是整合全國可操作的活體病毒的P3實驗室(Biosafety level-3 laboratory,簡稱BSL-3實驗室),包含國衛院、中研院、台大醫院、長庚醫院、成大醫院等機構,並將上述機構組織為支援平台。

司徒惠康表示,該平台將分為3個小組,分別為「藥物」、「疫苗」及「檢驗試劑」小組,各自有各自的審查委員,當業界或學研有需要生物檢體或活體病毒測試的需求時,平台將會快速審查並協助專案與醫療院所的媒合,在合乎科學進程、安全及倫理規範的條件下,協助產品研發上市的推動跟支援。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研發任務組織與分工。   圖:取自新型冠狀病毒篩檢及分析技術支援平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