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少年」葉永鋕20年前在校園廁所中,被人發現倒臥在血泊中,緊急送至醫院急救後,於隔天凌晨不治,憾事發生後,校園平等教育受到各界關注,進而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讓傳統的二元兩性教育變為更多元。如今,20年過去,關心性別議題的民間團體、民眾,乃至於政治人物,仍持續在性別平等上耕耘,盼以消弭歧視,達到真正「平等」之路。

台灣性別平等之路漫漫,其性別教育最早追溯到1990年代的彭婉如事件,而在2000年時,葉永鋕因陰柔的性別氣質而被部分同學嘲笑「娘娘腔」,甚至被強行脫褲「驗明正身」,使得他在上課時間提前離開教室上廁所,後來被人發現臥倒在廁所中,送醫隔天不治死亡;事發不久後,教育部組成調查小組,民間團體也高度關此事,更喚醒社會大眾對性別平等教育、校園人權重視,同年,教育部宣布「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政策從兩性教育延伸轉化成為多元性別教育。

葉永鋕逝世 范雲:帶給社會「校園霸凌」、「尊重性別多元」兩大省思

葉永鋕逝世20年,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民進黨立委范雲受訪時說,這帶給我們兩件省思,包含校園霸凌嚴重議題,以及應尊重性別多元性質,男女不論是陽剛或陰柔都需被尊重。她指出,校園霸凌對青少年、兒童影響很大,所帶來的恐懼不能輕忽,葉永鋕當時就是擔心被嘲笑,選擇上課上廁所,這也代表學校的忽略導致悲劇發生;此外,葉永鋕被嘲笑娘娘腔,但大家應學習性別性質的多元、不該歧視,而是學著尊重個人氣質。

至於未來該如何落實性別教育?范雲表示,她身為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相當關注「彩虹媽媽進入校園」問題,這涉及違反《教育基本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等,未來她會持續監督該議題。

范雲在臉書提及,希望我們都能記得他,「永鋕,永誌不忘」。性別平等教育的路必須一直走下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自在地長大,不再因為性別歧視和霸凌而受傷、甚至留下遺憾。圖:范雲臉書

王婉諭:營造性別友善教育環境須再努力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受訪時說,葉永鋕事件發生後,葉媽媽以及社會持續在性別教育平等做努力,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走了那麼多年,但營造性別友善教育環境,還必須再努力、更深化社會,以預防校園憾事再度重演;她提及,推動社會性別平等,「教育」相當重要,但大家仍對性別教育有所誤解,未來也該著墨「老師」性別平等再教育這塊。

王婉諭也在臉書分享葉永鋕故事,並憶起小時候她曾被罵「男人婆」,也曾經講過別人「很Gay」,稱若當年有性平教育,「或許我就不會被這樣嘲弄,或許我也不會這樣譏諷別人」。

王婉諭說,她一直都希望社會不再二分法,教育不再二元化,因為生命中大多的事物並不是二分法,也不是非黑即白,台灣走了好多好多年,性別平等才走到這一步,其中還有葉永鋕傷心故事,讓《兩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從傳統二元的兩性教育延伸轉化成為更多元、更具普遍性的性別平等教育。

王婉諭說,她會努力,讓每一個像葉永鋕這樣的孩子,都能平安長大。圖:王婉諭臉書。

吳思瑤:持續推動《校園霸凌防治準則》修訂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則說,這些年我們在反霸凌、性平教育上做了很多努力,卻還是有小男孩擔心戴粉紅色口罩會被同學嘲笑、排擠,一葉知秋,這表示校園內可能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性別霸凌存在;她會持續推動《校園霸凌防治準則》修訂,將師對生霸凌、不當管教營造霸凌環境和網路霸凌等樣態,納入管制,補上過去未能保障學生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