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全球有11萬9588人因感染武漢肺炎喪命,此外,受到疫情影響,經濟也大受打擊,外媒《BBC中文網》今(14)日刊登一篇「肺炎疫情下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去中國化』是否可行」文章,內容提及在此次疫情中,產業鏈是否開始產生改變。

文章提到,受到疫情衝擊之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顯得脆弱不堪,但疫情對於全球產業鏈布局的實際影響尚無定論。

並以全球汽車產業為例,指出在武漢「封城」兩周後,現代汽車在韓國的工廠停工,因為青島一家零件供應商於春節後復工人數不到15%,造成韓國車廠無奈停產。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後,產業鏈風險罕見地出現「無法分散」的困境,此情形是全球化過程中尚未遇過的。

文章指出,「移出中國」可行嗎?並引用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吳靖曾說「一個組件的生產受到衝擊,整條鏈上的產出都會受到影響。」以iPhone為例,螢幕、鏡頭的供應商在韓國、日本,組裝在中國,股票上市在美國,在全球各地銷售,產業鏈上各個國家以及背後的資本都因此獲益。

文章表示,疫情爆發後,成本不再是企業唯一的考量,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逐步展露——交通阻斷、工人無法返工、大量工廠被迫停工,因此跨國企業必須在成本和風險之間尋找平衡。當風險不可分散,不過疫情更兇猛時,「是否要轉移出中國」這一問題被更大的顧慮覆蓋。

吳靖表示,商學院的課堂經常教,在東南亞和中國各建一個工廠,可以分散某些區域風險,但從沒有教過,當發生全球大流行病,供應鏈風險不可分散時該怎麼辦?當疫情「震中」從中國轉向歐洲和美國後,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一些歐美國家陷入「口罩焦慮」、「呼吸機焦慮」或「藥品焦慮」。

中國在2月初到3月初,短短一個月,口罩日產能從1000萬個迅速爬升到1億個;在藥品領域,中國的原料藥產量佔全球的60%,影響全球大型藥企的生產;中國呼吸機產能比較少,但佔比也達五分之一。

文章指出,疫情造成這些產品的緊缺,再加上長期形成的政治互信缺失,使歐美國家開始產生焦慮情緒。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張洪濤認為,疫情之後會看到西方國家擁有更大、更強力的政府,他們會引導、鼓勵或強迫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品的生產返回本國,或者遷到可以信任、能夠控制、價值觀相同的地區或國家。

吳靖則認為,產業鏈的全球化已經發展到某種盡頭,他的研究發現於2015年跨境供應鏈的合約就到了高峰,但其他領域還沒有,比如跨境金融的全球化到今天還在大幅增長。「產業鏈可能會有本地化趨勢,但是資本會開始扮演更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