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武漢肺炎(COVID-19)抗疫之路肩負醫療任務!馬來西亞科學家打造出外型為圓筒狀的醫療機器人,希望利用機器人巡視患者病房,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機器人雖已在部分醫療應用上使用多年,但武漢肺炎大流行讓機器人的需求擴大,部分機器人已投入使用,例如泰國醫院派遣「忍者機器人」負責測量體溫,丹麥則利用機器人進行紫外線對碰觸物品表面消毒。
法新社報導,為了讓武漢肺炎患者能夠與醫護人員進行遠端溝通,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科學家打造高150公分的白色醫療機器人,搭載攝影鏡頭和螢幕,並配備可遠端測量患者體溫的裝置,協助護理師和醫生與患者保持社交距離。
開發這個機器人的成本為1萬5000令吉(約新台幣10萬5000元),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計劃先在自家的私立醫院中試用,若成效良好,希望可使用在負責治療COVID-19患者的政府醫院。
馬來西亞今(13)日新增153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4683例;死亡病例增3起,累計76例,其中超過3/4死者是男性。大馬政府原計畫逐步解除禁令,10日宣布開放9大經濟領域活動,引發疑慮後,維持4月15日至28日的第3階段行動管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