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北京當局一再宣布各省市疫情已有所控制,確診人數與1月底、2月初相比已有明顯的下滑,甚至許多城市沒有再出現確診病例;然而,世界各國卻呈現相逆的走勢,尤以歐美國家的確診案例猶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各國政府更是採取更為強硬的手段來抑制疫情擴散。現階段,許多國家的擔憂與當前中國的自信形成強烈對比,全球呈現「一場疫情兩樣情」的窘境,實讓人混亂。

讓人不解的是,中國身為病毒發源國卻表現出沾沾自喜的模樣,急著要昭告天下對疫情管控已有成效;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無論如何,截至目前為止許多人對中國所公布的數據正確性、真實性仍存疑。持平而論,中國僅是採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封閉式管理,透過減少民眾流動來降低疫情擴散的程度;然而,未來疫情會不會因解除管控而死灰復燃?亦或大量返國避險人潮增加會否讓確診人數再度攀升?實在沒有人有把握。

防疫是為了儘快復工 復工才能鞏固政權

全球陷入疫情風暴,中國「憑什麼」又「為什麼」這麼急於對外宣告抗疫有成?難道是為了維護國家顏面,這似乎也沒錯,但若了解中共的治理調性,「下層建築(經濟)決定了上層建築(政治)」,對「經濟發展」的實踐至關重要。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所留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資產,讓中共沉溺在「對外開放」與「市場經濟」的緊箍圈;換言之,中國經濟早已離不開世界,世界也與中國市場緊密相依。

上海浦東為中國經濟重鎮。 圖:上海浦東 King of Hearts 提供 CC BY-SA 4

全球化的時代,科技進步讓「資本流動」不再被地理、區位因素給限制,各種事件相互依賴也相互影響,這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更是表露無遺,「有效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考驗著各國政府,因此,「經濟維穩」的壓力硬生生扣緊在中共領導人的頭上。早在今年2月下旬,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中就強調「有續恢復生產」,涉及復工、復產、就業、脫貧、農業、民生、貿易及外資等經濟面向。

無獨有偶,3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決議「湖北其它地區穩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並要求「武漢逐步推進復工復產」;顯然,北京政府對於「疫情衝擊經濟」的擔憂可見一斑,尤其是許多沿海城市仰賴來自湖北、河南的勞動人力,假若持續封閉管制而無法順利返廠復工,勢必影響企業的生產與營運,進而衝擊內需市場、出口貿易的供需穩定,經濟持續放緩將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讓政治出現不穩定的風險,這是中共所不樂見的情形。

台商復產 國際需求卻出不來了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是各界關注的焦點,2010年開始,中國GDP增長速度有逐年下滑的跡象,從「保九」到「保八」、「保七」再「保六」,尤其在美中貿易戰且走且戰的形勢下,中國經濟出現疲乏的「L型模式」已成了常態;然而,這場疫情已打亂了北京政府過去「緩慢經濟下行」的心理建設,整體經濟發展形勢將可能從過去的「緩慢降速」出現「加快著陸」的風險。

疫情爆發後中國經濟下滑,外資對中國市場擔憂 圖 : 翻攝自攝圖網

疫情也引發外資對中國市場的擔憂,讓跨國資本流動變得更為猶豫,因而導致今年2月份的中國外匯存底再次出現縮減的現象;此外,許多外資企業仍無法完全恢復產能,恐會出現永久性的產出損失問題,例如日產汽車在2月份的銷售量就暴跌了八成之多。不僅僅如此,依據部分台商反應,已調整生產模式恢復了產量,但國際市場形勢已有變化,許多國外訂單有延後出單的問題,類似情形也發生在中國本土企業。

問題已不在保六 而是可能破五了

疫情爆發至今,中共因應2020年1-2月份的經濟疲軟形勢提出因應對策,包括降低再融資利率、增加對企業貸款成數、地方發放消費劵等,一方面解決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振興可能頹靡的供需市場,只是這樣能否有效救治?恐跟疫情擴散程度一樣難以樂觀看待;然而,中國經濟會下滑到何種程度?短期來看,中國第一季(1-3月)將可能從2019年第四季(10-12月)的6%降至3.5%,而且這不是最糟糕的情況,而是最基本的情境,多數經濟專家認為今年恐會是在「保五」與「破五」之間擺盪。

最後,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硬著陸」的經濟崩潰?則有待後續的觀察,其中,疫情擴散、市場供需、政府角色是重要的變數;換言之,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若出現「供需雙下滑」現象,政府、市場出現「雙失靈」的情境,恐讓中國經濟更為險峻。總言之,今年各國都要有心理準備,不只是疫情的蔓延,中國經濟快速下滑所引發的全球性災難,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程度實在讓人坐立難安。

(本文獲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